2)第101章 还算满意的交换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财产的高度不负责任。”刘智高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八十年代铁道部还是很积极向上的,后世那种老子在壳里一呆,你爱咋咋地的“王霸”之气还没有养成,最起码人民铁路为人民是天天挂在嘴边强调的。

  “对于部里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些厂子都是当年含辛茹苦建起来的,部里虽然不舍。不过在改革和展的大势面前,部里也不能不挥泪斩马谡,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几个条件比较好的厂子上,不过自主展的厂子中也出现了像东北机车厂这种优秀的代表,证明部里两条腿走路的政策还是成功的。”

  刘智高说完,身体后仰靠在了沙背上,看着梁海平。

  “刘部长,赵总师,那我可就直说了”梁海平笑着说道。

  梁海平把技术人员的引进,青藏铁路招标,大功率交、直流电机研力量的构建一一说了一遍。

  “海平,东北机车厂是打算在国外引进燃气轮机技术”赵铁民听梁海平说完,就意识到东北机车厂要求青藏铁路招标的深层目的。

  梁海平点了点头说道:“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只能在国际上去找。”

  赵铁民沉吟了片刻说道:“在七八年,部里就现以现有的工程技术,解决拉萨至格尔木段的施工建设极其困难,青藏高原的冻土和美国阿拉斯加,苏联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不同,属于春化秋冻型,冬季坚固如钢,春季一滩稀泥。”

  赵铁民感触的摇了摇头,继续说道:“铁路路基在高原冻土上根本就站不住,每年开春之后,由于路基变形下沉,钢轨像麻花一样被扭成无数段,而且唐古拉山、锡铁山等地区地震极为频繁,四级地震家常便饭,五级地震时常生,每隔几年还会生六级以上地震,因此在七九年青藏铁路的格尔木至西宁段铺轨之后,整个工程就全线停工了,部里一直在解决高原冻土,桥隧防震这种工程上的难题,直到八三年才把问题部分解决掉,八四年西宁至格尔木段才正式开通营运。”

  “从八四年到现在,冻土问题仍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东北机车厂若是打算研制进藏的高原机头,一定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心里准备,我估计八、九年后拉格段能复工都算极快的。”

  梁远若是在现场,一定会对赵铁民佩服有加,事实上直到新世纪,随着共和国国力的增强,工程建设技术的大幅进步,在2oo1年才正式开始了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

  梁海平到是听出了赵铁民的弦外之音,按正常情况八、九年之后,在座的三人肯定都不会在原职不动,像年纪较大的刘智高八、九年之后估计得退二线了。这种长的研制计划对梁海平个人绝无半点好处,风险到是不小。

  若不是知道梁远有把东北机车厂收编的念头,梁海平是绝对不会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