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有一点好处,随用随印,想印多少都成。当成给藩王和朝贡使臣的赏赐,成麻袋的发,皇帝一点不心疼。

  在受赏者看来,废纸也是皇帝赏的,谁敢嫌弃?哪怕是做做样子,也要感沐天恩,感激涕零,把这摞废纸捧回去供起来。

  对于领薪水的政-府-官-员来说,领到宝钞就不是那么高兴的事了。票面金额定死了,用的时候却要打折扣,相当于以光明正大的方式逐年减薪。

  有爵位的勋贵武官尚且罢了,没有双份禄米可领的文官却愁得直薅头发,为了养家,绞尽脑汁-贪-污-腐-败,火耗、冰炭、踢斛纷纷出炉。

  不能怪其思想觉悟不高,实在是老朱家给的工资太少,想吃点肉都难。最显著的例子,海瑞。查查这位仁兄的生活水准,就不得不为明朝的官员们掬一把同情的泪水。

  好在永乐帝比他老爹大方,对功臣的恩赏更是一茬接着一茬。

  孟不需要铤而走险,不用下边人孝敬,生活水平也是蹭蹭-拔-高。以明初的物价水平,前后几次赏赐的金银,足够他躺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活到耄耋之年。

  但人生不能如此颓废,总要有些追求。

  勤奋工,顺便坑人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况且,皇帝赏赐总归有限,等到郑和下西洋时搭个顺风船,银子绝对是长着翅膀往家里飞。

  赔本买卖坚决不能做,郑和脑袋不转弯,孟也发誓给他扳过来。

  为了这个目的,拉上沈瑄猛刷永乐帝的好感度绝对没错。

  皇帝北巡,送到跟前给他刷,不努力都对不起永乐帝的良苦用心。

  接到皇帝北巡将驻跸大宁的旨意,孟立刻召集都指挥使司上下,共同商议皇帝驻跸期间的各项安排。

  安保工,接待工都需要专人负责。

  有朱高燧在,皇帝又习惯了军伍,基本不会出太大的状况。但事情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要是真出了问题,谁也跑不了。

  孟的话如当头棒喝,让众人从面圣的激动中清醒过来。

  以大宁都指挥使朱旺为首,众人皆表示,以兴宁伯马首是瞻。兴宁伯说怎么办,大家就怎么办,绝对没有二话。

  张贵的口号喊得尤其响亮。他在大宁城外怠慢孟,本就不占理。即使挨了朱高燧一顿鞭子,被人-捅—到皇帝面前,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孟计划刷朱棣的好感度,张贵则拼命在刷孟同朱高燧的好感度。

  立场?面子?

  事到如今,想这些全都没用。

  世子妃如何?世子又如何?在天子面前照样什么都不是。

  经过许成的提醒,张贵想明白,也想透了。不能继续给人当枪使,否则死了都没人给收尸。

  随着皇帝北巡的日期渐近,北平,大宁,开平,全宁等地接连进入一级戒备。

  境内清查,同时严防北边的鞑靼找茬。

  皇帝的使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