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6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尚未从鞑靼返回,如果不是中途出了意外,有极大可能被鬼力赤扣住了。

  消息还没确实,天子隐有震怒,朵颜三卫却笑咧了嘴,磨刀磨得更加起劲。

  天子到北边来了,开战的号角声还会远吗?

  战斗打响,抢牛抢羊各种抢的美好日子近在眼前啊!

  不想,没等天子出发,京城却接连出世。

  安顿好了在京的藩王,迁都之事被鞑靼和兀良哈的事情盖过,朝臣的反对之声渐小。

  皇后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朱高炽渐渐安分。宁王世子小动频频,派人盯着应无碍大局。算不上事事顺心,但比起刚坐上龙椅的时候,却着实好上许多。

  朱棣本来挺开心,哼着小曲准备北上,结果钦天监突然来报,有月食,就在近日!

  月食刚过,江都郡主又薨了。

  江都郡主是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女,朱棣的亲侄女。虽然对朱允炆的兄弟很不客气,寻到机会全部贬为庶人,送到中都看管起来,对自己这个侄女,朱棣还是相当不错的。

  封号未除,俸禄又加三百石,皇后在坤宁宫设宴,还特地抚慰过。

  原本好好的一个人,没病没灾,怎么突然间就薨了?

  闭门称病的仪宾耿璇收到锦衣卫架贴,当日被请到锦衣卫北镇抚司喝茶聊天。

  得知儿子被锦衣卫带走,耿炳文再也坐不住了。叩请觐见天子,不期望能保全长子官位,只望能把耿璇从诏狱里囫囵个的捞出来。哪怕再被关到刑部大理寺,都比落在锦衣卫手里强。

  历经三朝的耿炳文不缺乏政治智慧,求见天子时,绝口不提朱元璋赐的铁券。他清楚,如果皇帝真要杀一个人,铁券顶脑门上也没用。

  这一点,凡是经历过洪武朝的人都一清二楚。

  在朱棣面前举着朱元璋发的铁券,无疑是用老子压儿子,很容易让他联想起发生在靖难期间,尤其是济南城外种种不愉快的经历,事情恐会更糟。

  耿炳文想得很明白,与其冒着一家被拉上法场的风险,不如拼着老臣的脸面不要,到朱棣面前痛哭一场。

  如果是他自己,死就死了,说不得还能换得全家平安。

  换成耿璇,老将军却忍不下心。舐犊之情,至亲不舍。

  服一等侯朝冠,耿炳文在奉天殿中长拜不起。

  朱棣看着耿炳文,看着老将军花白的头发,终究叹息一声,“长兴侯请起。”

  戎马一生,登上九五。

  朱棣难得心软一次。

  耿炳文是洪武老臣,开国功臣,建文时站错了队,资历仍摆在那里。

  借着江都郡主的死,锦衣卫有相当大的运空间。只要朱棣点头,一场清-洗在所难免。凡是皇帝看不顺眼的,铁定都难逃一死。

  锦衣卫只忠诚于天子,朝臣可以不遵守皇帝下达的中旨,锦衣卫却能不经刑部和大理寺直接拿人。

  洪武朝的腥风血雨是否将在永乐朝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