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 高中生?!_科技异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风险。

  道理也很简单,这种等级的竞赛邀请的都是学术圈的大拿做评审。今年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比较多,自然也有懂经济的大佬。他们当然能轻易看出从宁清提出的担保证券凭证开始,就已经开始完全将资产运作的抵押物模糊化了。

  说得更通俗些,银行将各项贷款业务打包然后售卖的时候,每一笔交易都是有清晰的底层标的物的。购买者是能从那一堆的合同中,找到具体是谁贷了多少钱。

  但金融机构将购买到的债券进行二次打包的时候,交易的底层标的物已经开始变得模糊化了。债券的债券对应的是哪些贷款合同,根本查无可查。更别提宁清的这套玩法还设计了极为复杂的评级模式。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要对这些债券的质量进行分级,肯定就不可能将从银行购买的债券统一打包进行二次售卖,而是要将从银行买到的这些债券给拆散了,重新打包。

  毫无疑问,这种玩法如果真的被允许,只需要运行一段时间,打包售卖这些证券的金融机构大概自己都弄不清楚他们卖的是些什么东西,甚至根本算不过来其撬动了多大的资本,可能会造成多大的反噬。

  更别提资产评级中蕴藏这巨大的金融道德风险。对于专业的资产评级机构来说,如果只有一家,形成垄断肯定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但如果有多家相互竞争,那么某一家秉公执法,在无法对底层标的物进行确定的时候,每次评级都是高风险,久而久之,这些金融机构肯定会对这样得评级机构敬而远之。

  如果评级机构不做审慎审核,得过且过,把风险极高的这些担保债券凭证定义为中风险甚至低风险,就会让市场对整体的经济形势产生误判。并直接导致理论上设计的各种预警线全部失效,让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表现得更为迟钝。

  如果在搭配上宁清在论文里提出的信用违约掉期概念,那就更恐怖了。因为当监管层因为评级系统而变得麻痹,做空者在金融出现危机的关键时候大肆买入这种保险,当大批的不良贷款出现时,诱发的金融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最让这些懂经济的教授们无语的是,宁清设计的这套玩法,并不是正儿八经的投资手段,完全是为投机者设计的一套杠杆玩法。

  可即便如此,真要说这篇论文写的东西完全没用,又是不中肯的。毫无疑问,对于无数金融机构而言,这些设计是一针强心针。能够最大程度的释放流动性,让资本市场变得更加活跃。

  想想看吧,当这套规则允许金融机构用几十亿的资本撬动百亿甚至千亿规模的资产收益,谁特么敢说这套金融创新不够合理?

  这种情况下,评委会内部开始出现分歧自然也是极为合理的。

  事实上,就在周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