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接踵而来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听说25s的民主德国原版车底,构造度高达16o公里小时,这事靠谱不”刘长河问道。

  赵铁民是铁道部有名的高派,七十年代从西德考察归来后,赵铁民就一直推动着中国铁路高化,92年出任铁道部长后,亲自主导了中国铁路的次大提,可以说是中国高铁路的奠基人。

  “刘局,这事儿还真不好说,刘局说的这个问题,我和现在在厂子里的民主德国专家团探讨过。”

  “民主德国给我们厂的技术资料上说,双层车底的构造时是16o公里小时,可民主德国没有与其配套的高机头牵引,民主德国最快的机车就是我们厂刚刚引进的243型电力机车,构造度14o公里小时。因此双层车底现在只能说在理论上,可以在16o公里小时的时下安全运行。”

  刘长河听梁海平说完,沉吟了片刻说道:“海平,你们可够谨慎的,比某些单位强多了。”

  梁远听刘长河如此说差点笑了出来,刘长河口中的某些单位,大约就是生产25b型双层车底的南京厂了,南京厂的25b构造时号称12o公里小时,结果刚跑到1oo公里小时车体就变形了。

  “不过从部里的环线测试来看,25s型车底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一次性通过2ooo公里的无间断运行,这是建国以来都没有过的事情,东北机车厂在中国铁路车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刘长河边说边用力的挥着手。

  “有如此优秀的产品在手,东北机车厂的步子还应该在大一些,既然民主德国的专家说,在理论上,25s型车底跑16o公里小时没有问题,以后25s型车底的后续改进型号,完全可以按照16o公里小时申报嘛。”

  梁远听刘长河连续提及25s型车底,能否跑16o公里小时的问题不由得心头一紧。

  16o公里小时的营运度,在铁路上是个非常关键的关口,列车达到这个营运度之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宣称自己是准高铁路了。届时搞个造型拉风的牵引机头,号称自己是高子弹头列车是没人笑话的。

  既然刘长河能邀请赵铁民来为签署租赁协议捧场,双方的关系肯定非同一般,作为铁道部坚定的高派,赵铁民肯定对列车营运度达到16o公里小时的意义了如指掌,在正式露面前由刘长河频频提及此事,应该是绝非无因。

  不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梁远不由得感到头大了起来,和这些中老年打交道果然劳心累神。

  梁远跟在梁海平身后暗暗抱怨着。

  梁海平沉吟了片刻,有些苦恼的说道:“刘局对我们的期望和鞭策是好的,就怕东北机车厂力有未逮啊。”

  “双层车底在民主德国的营运环境和我们的情况完全不同,民主德国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辽宁省大小,可以说所有的列车编组都是中、短途营运,最长的营运线路也不会过6小时的车程。”

  “在民主德国,双层车底都是由243型电力车牵引的,最高时也不会突破14o公里小时,我夏天去民主德国参加展会时曾经多次乘坐过,舒适度在低下一流,不过接近最高度时车底的二层就显现的有些摇晃。”

  “在民主德国由于营运里程短,双层车底因为重心高,而导致的高不稳的缺点就会被弱化,像我们准备换装的t1112次,跑北平需要16个小时,车底度若是上去了,长时间乘坐时,旅客的舒适度很可能会下降的。”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工业之动力帝国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