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18 前人遗事_天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系不错的学徒过来找到了他。

  田鸿当初是跟贝则铭一起加入文修专业的,在此之前正经读了小学初中高中,高分考上京师大学,受过专业的教育。而且他也在文修专业学了一段时间,加入天工社团之后跟着学了另一套系统,算是对两边都有过了解的人。

  他为人圆滑,跟这个学徒关系也的确不错,真的利用空闲时间费心费力地教起了他。

  田鸿加入天工社团算是比较早的一个,曾经接受过苏进亲身的教育。他擅于思考,对这套体系的理解非常深刻。

  在他一对一的教导下,那个学徒的进展一日千里,从班上的后进生渐渐走到了前列。

  最难得的是,因为苏进的遗泽,天工社团身一个社团,修复资源和人脉都比文修专业强多了。

  这个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加入了一些这样的活动,甚至还在两次修复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来可真让文修专业原来的学生羡慕嫉妒恨了,以前有石家在,他们不好跟天工社团套近乎。现在石家不在了,文修专业重归学校管理,他们头上的大山被移走,于是在天工社团招新的时候,一股脑儿的蜂涌而至。

  反正天工社团也没说不招文修专业的学生不是?

  他们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也想要修复的机会,想要积攒自己的资历!

  结果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在招新中并没有特殊的优势。

  他们的确学过传统文物修复,比一般学生更清楚文物是什么。但同时,他们在现代化的基知识上极度欠缺,这成了他们巨大的短板。

  于是,整个文修专业的学生一共500多人申请入社,最后只有80多人正式加入,其余人全部倒在了现代科学知识上。

  其他人倒也没丧气,招新考试是公平的,他们终于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回去重新认真学习去了。

  这次招新没上,还有下次、下下次机会!

  文修专业的学生,京师大学其他对文物修复感兴趣的学生的加入,使得天工社团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

  方劲松是他们的管理者,但他在社团里的地位就像是一个大管家一样,真正令人敬仰的还是苏进。

  十九岁的八段,与九段大师平起平坐,平辈论交。规划慈恩公府的修复,拟定南锣鼓巷的方案,主持马王堆汉墓的开掘,还有那令世人震惊的惊龙会,无一不给苏进身上笼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

  “能见到社长一面就好了……”好多新人入社时,都许过这样的愿望。

  于是,临时暑假的期末考试前,就有好些学生试探着问了方劲松:“暑假时我们有什么活动吗?”

  承恩公府的修复进入最后期,到这个阶段,就算是最早加入天工社团的那些学生也帮不上忙了。

  虽然从文安组那边还是可以接到不少修复的工作,但就算是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