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隔壁苏联_食堂系统援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点儿数字,然后想了想自己在食堂分部账户里那足有9位数,正在向着10位数逼近的人民币余额,他有股有钱花不出去的憋闷感。

  算了,不去想它,如果能人民币兑换外币,我非买爆不可。

  他先找了正在给王大政委安排手术的院长,这位有着内务委员会身份的院长能够为八路代购各类医疗器械,从听诊器之类的小玩意儿,到显微镜、X光机等大件,以及各种刘贺连都看不懂的药品。这位院长本着给后进社会主义兄弟党同志上课的态度,给刘贺连折腾了一大串的货单,写满了好几页纸,甚至远超傅医生为代表的几位延州大夫们提出的物资需求。

  “同志,照着这个买齐,你就能够开一家在那边足够全面的医院了!”

  作为感谢,刘贺连给他留下了一些食堂里用来调节饮料酸度和抗氧化的添加剂。

  一安瓿只有5克重的,99%纯度的维生素C。

  接下去,刘贺连找上了一五计划时期就建成投产的奥尔忠尼启则机床厂,为八路那简陋得倒霉的修造厂增补了一些设备。根据之前定下来的计划,他的采购以军事为核心,“重”工业为辅助,着力为八路满足所谓的“游击战三件套”——枪械修补,子弹复装和手榴弹生产。

  他采购了诸如切床、剪切机、冲床等一些机加工设备,补充了锉刀、量块、钻头等钳工设备,以及诸如热电偶温度计、指针压力计等测量仪器。凭着这些玩意儿,八路可以形成历史上在44年才实现的军工产能:一炸两瓣的边区造和圆柱体的熟铁弹头将在还没出现在后世段子手的微博和公众号之前,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亲爱的柳赫!你的大采购进行得怎么样了?”

  和季米特洛夫握手致意,这位来自保加利亚的代表从个人角度,对刘贺连的工作比较关注,“真没想到你们能够拿出外汇来,这一定对中国人民来说很珍贵。”

  “和南边的那些脯比,我们的外汇都是来自人民的血汗。”刘贺连点点头,“所以我得把每一个戈比都花在要紧的地方。”

  “那我实际上觉得,你应该更加注重购买军事物资,”季米特洛夫摇摇头,“只有步枪和大炮才能够让帝国主义者们坐下来和百姓好好谈谈。你买的最多的,实际上是不能够立即见效的物资,我的朋友。”

  “这没错,也错了一半,我亲爱的季米特洛夫同志。”刘贺连把手上的提包放在桌上,厚实的包裹发出了嘭地一声,“军事物资的话,咱们的确很急需,不过不是现在,”

  在这个时候,门外走进了不少人,他们显然是在外边等待了很久了。差不多这个时候,卡着准准的时间,有一群带着蓝色帽子,穿着呢子制服的人走了进来,他们朝着季米特洛夫点了点头,站在了这位中央委员的背后。

  “现在的话,”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严肃起来,这个位于中华大地上的友党在成功地建立了联络之后,的确在电台里说了很多事情,澄清了很多误会,以及错误的敌我形势估计,也从侧面反馈了,之前所犯下的错误究竟有多大。

  内务部的人像是安静的机械,将刘贺连交出的箱子套上了一个包,然后打上了封条,朝着刘贺连以及随行的干部点了点头。这个箱子里有着大量的电文影印件,翻译好的对话记录,会议纪要,以及诸多战场记录。

  “相信我,同志,我们会认真地看的。”

  作者的话:作者长辈去世,处理了一段时间的后事,十分抱歉。逝者已逝,生者坚强。

  刘贺连不以为动,他缓慢地把把包裹往前推,示意这是交给对方的东西:“季米特洛夫同志,这是我代表组织,提交给联共的一份报告。

  “这里边有一些情况的说明,以及很多的证据。之前,我们在电报里解开了误会,但是有些东西,在电台里毕竟是说不清楚的。”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