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祖国万岁_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的影视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勤的在大楼大门前准备贴春联儿,

  猛地想起二大爷阎埠贵给院里邻居写春联要好处的事儿,应该就是今天了。

  把信件丢进邮筒,陈梓林去办公室让王敏骑自行车去合作社买五十张大红纸,好毛笔两支,好墨汁两瓶,裁纸刀两把,大瓶的浆糊八瓶,刷子四个,反正过年嘛好事成双!

  等王敏把写春联的纸张工具买来,陈梓林便骑车回了四合院,进前院就看见二大爷阎埠贵在家门口摆上了小桌子,忙里忙外地张罗写春联

  陈梓林笑呵呵地支好自行车,冲阎埠贵抱拳拱手道:“二大爷,给您拜年啦,祝您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阎埠贵心里那个高兴啊,副科级的大音乐家给我拜年呢,也拱手回礼:“陈主任,我也祝您工作顺利,再出佳作!”

  陈梓林递了根大前门给老阎,说:“二大爷,劳驾您呐,给咱院里住户都写上春联儿,家伙什都给您准备齐喽。”

  阎埠贵对陈梓林那是特拥护,虽然损失了些瓜子花生的好处,但陈主任对我老阎家有恩情,

  强笑着说:“陈主任下了指示,我哪敢不从呢,哟,好笔好墨啊,还这么多大红纸!”

  陈梓林从挎包里先掏出一袋瓜子花生莫约一斤,又排出两盒大前门在小桌上,说:“二大爷,这是给邻居们写春联儿的润笔啦。您还满意?”

  润笔古时候的稿费、书画酬金的笼统称谓。

  古之士大夫,讲究“清高”,耻言金钱,非说不可时,称之为“阿堵物”,意思是“那个东西”。

  稿费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词,以前有个雅称叫润笔。《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

  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以后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

  阎埠贵心说林子到底是有文化的、有修养的大音乐家,知道用润笔来说酬劳,而不是以前院里人说写对联的好处,

  说明什么,说明林子把我也当成了知识分子,想到当年自己连被打成又π都没资格,心里乐开了花!

  阎埠贵笑得眼睛都有点湿润,连忙推辞说:“我都说了你陈大主任下了指示,纸笔浆糊刷子都备齐了,我哪还能厚着脸皮要东西呢。”

  陈梓林把瓜子花生烟拿进屋里,道:“按说您是院里管事大爷,邻里间帮忙写春联儿是举手之劳,

  可您给人家写春联是人情,大冬天的您耽误时间,还搭进去笔墨纸砚的,总不能让您白忙活,

  我现在是诸位管事大爷的领导,自然更加关心院里的事,以后啊,只要我在院里住一天,

  我就请您免费给居民们写春联。我不能把您的好名声赚了,还累着您吧。”

  阎埠贵心说林子办事说话,就是令人折服,这大概就是天生的领导气质吧。

  把大拇哥一挑,敬佩地说:“陈主任,您心胸宽广,有能力有气度啊!”

  陈梓林哈哈一笑,说:“解放呢?”

  阎埠贵说:“还在懒床呢,找他有事啊?”

  陈梓林说:“叫他们几个小伙儿裁纸、贴春联啊,就别让年纪大的人爬上爬下了。”

  放开喉咙喊:“阎解放,赶紧起床,把小桌儿抬到阅览室去!”

  阎埠贵笑着问:“陈主任,你家大门准备贴个什么春联,有想好词了吗?”

  陈梓林大气地说:“工业学大l(庆)农业学大l(寨)横批:祖国万岁!”

  阎埠贵一咂摸,不由赞道:“好联,跟上了形势又讴歌了祖国,老朽佩服!”

  陈梓林忍俊不住,您五十还差四年,老什么朽呀,

  要不是您担心再添个口养不活,二大妈能和媳妇儿一起坐月子!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