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七章 利润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初的汉卡业务早已经衰落,就指着电脑业务呢。再加上今年联相内部发展路线的分歧,倪的离开,更是让公司受了不小的打击。

  现在,也就只有征途公司这有国产核心零件提供了,价格低不少,找过来很正常。但是,两家毕竟是竞争对手,虽说并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事完全没有问题。”徐柠点头说道。“我们公司一直都有零部件的外销业务。而且价格比国外的低不少,你们报过来需求,我们很快就能发货。”

  他们公司一直在向外推销零件,还算顺利,去年在海外卖芯片赚了两千多万美元。芯片这东西,一旦大规模量产,生产成本能摊的很薄,利润相当高。

  柳联相连连点头道:“那可太谢谢了。我们初步的意向,是订购五万枚贵公司的AI5型处理器。”

  “AI5?”徐柠想了想,说道:“这款处理器我们也是刚量产不久,要优先保证我们自己的产品,恐怕供货会有点麻烦,要到明年初才能敞开供货。”

  “那现在能提供多少?”

  “下个月,大概只有五千枚外售。”

  “五千枚,那也可以,我们不急。”柳联相点点头。接着突然又苦笑道:“我们今年的业绩不大好,五千枚也够用一阵子了。……唉,今年的生意太难做了,我都想转行了。”

  “我也有所耳闻,今年国内计算机行业情况确实都不大好。”徐柠点头道。

  就在去年,西方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西方向国内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取消,国内市场上的外国品牌肉眼可见的迅速增加。

  要知道,之前外国计算机企业虽说都在国内销售产品,但规模相当有限,就算进口都是层层加价,竞争力有限。现在倒好,狼来了。

  长成、方正、四通、矩人科技,这些曾经做自主品牌电脑的企业全都选择了放弃,要么改做代理外国品牌,要么改行卖保健品去了。如果不是现在的征途公司,那就剩联相一个独苗了。

  公正地说,联相这会确实是为国内的计算机产业保存了一块地盘,是做了贡献的,至于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名声如何,那又是后话了。谁还没个初心,谁还没个变化呢。

  “还有就是价格的问题,你看,价格能不能再优惠一些?”柳联相说道。

  徐柠挑了挑眉,摇头道:“价格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且你们的订购量有限,降价恐怕不能。不过,我们可以附赠一些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以及最新的办公软件。”

  征途公司的操作系统至今都是自成一家,但推广却并不容易,微软现在已经迅速占据了操作系统的大半市场。毕竟人家专门做这个的,跟计算机企业不存在竞争,天然的就有优势,而且势力已成,已经很难撼动其优势了。

  徐柠能做的,还是借鉴苹果的模式,打造自己的产品生态,体现自有系统的差异化优势。

  “操作系统……”柳联相一时有些犹豫,“这事我还得回去研究一下。”

  “没问题,多想想是应该的。”

  两人聊了一会,柳联相就匆匆告辞了。

  回到办公室,徐柠就打电话联系了唐作欣,说了联相的事,让他派人去洽谈详情。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