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录取通知书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一会,报社的领导闻讯过来了,先恭喜了两句,接着劈头盖脸的一顿骂,把人全喊了回去。

  徐柠自个反倒像是个局外人,全程只应付似的笑了笑。

  本来嘛,早就知道的结果,有什么好激动的。

  京大,他又不是没去过,也就还不错吧,就是食堂的饭菜差了点意思。

  尤其学三食堂的烧茄子,熬白菜,特难吃!

  ……

  录取通知书到了,徐直远两口子松了一口大气。

  去邮局买了一大叠信封,俩人大半夜的不睡觉,就坐在客厅写信,跟亲友报喜!

  徐柠对此无言以对,早早的关门睡觉。

  转眼已经是八月下旬了,徐柠的生意越发红火,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订单电话。

  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晚上多了丝凉气,乘凉大军各回各家,家属院里总算清净下来。

  今晚的月光不错,从窗户往远处瞧,城市跟一副水墨画似的,朦朦胧胧。

  徐柠坐在窗前,手上摆弄着钢笔,看着桌上的账单。

  他现在手下有五个人,业务遍及二十多个县城,每日订单量至少四五百,总订单超过四千册。

  粗略一算,徐柠的总资产已经突破了三千,每天还有两百多进账。

  这路子是真赚钱啊,还轻松。就是可惜了,他九月初就得开学,看现在的架势,不知道能不能赚够五千块。

  嗒嗒!

  耳边突然响了两声,徐柠一抬头,就看到窗外一个手提袋悬了下来。

  不用说,又是姜晓雅在搞事。

  他把袋子扯过来,里边有一张纸条,字迹清秀:我睡不着,给我找本书。

  徐柠无奈,从书桌抽屉里拿了本当代杂志塞里边,往下扯了扯绳子。

  刚消停一会,绳子又系着一卷纸垂了下来。

  纸条:你在干嘛?

  徐柠有些想笑,提笔答道:算账。

  纸条拉上去,很快有了答复:我明天开学了,你什么时候开学?

  徐柠:九月六日。我准备九月二日就去。

  好一会,姜晓雅才回道:“等你到了,写信跟我说说大学什么样啊。”

  徐柠:“咱俩就一邻居,写信干嘛?邮费可不便宜。”

  姜晓雅很快回复,字迹带着恼火,道:“谁愿意收你的信呢,我这不是想多点动力吗。不愿意拉倒!”

  徐柠:“开玩笑的嘛,您放心,一个月一封,保准能让你感受到大学的美好生活。”

  想了想,徐柠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整理好的笔记,在那张纸上附言:笔记奉上,明年金榜题名。

  一块塞到手提袋里。

  手提袋拉了上去,没有再回复。

  ……

  徐柠则照常去出版社,只是越发的无聊,每天除了打几个电话就是去车站送书,特没劲。

  他现在就想去学校,掰着手指头算日子。要不是怕去的早了没地方安顿,他早坐上火车了。

  转眼到了月底,徐柠把手下都喊回来,结算了工钱,又每人发了五块钱奖金,接着就地解散。

  他回家一算账,折腾这么久,净赚五千零九十块六毛五分钱。

  这么多钱,顶他爹不吃不喝十年的工资!

  全买成面条,连起来能从首都扯到沪市。

  徐柠对这个成绩相当满意,心里也更感慨,这年代赚钱是真容易。说白了,就是很多规矩还没定,可钻的空子太多了。

  多年后,很多八九十年代发家的总喜欢说自己的艰苦奋斗史,但其实吧,徐柠自个清楚,这就是站在风口了而已。

  别的不说,这年代蒙着眼睛瞎撞都能成功,啥都不懂砸钱都能砸通了,就是大力出奇迹。到后来试试去?失败一次就完了,哪有那么多东山再起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