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7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_最强炼妖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陆发出第二封诏书。

  昭告天下,大明进入重武时代!

  全面提升武将与兵卒的地位、待遇等。

  国家不需要那么多读书人,都练武去。战争面前,百无一用是书生。

  经过这场恶战,城墙在重建,所有人心理也在重建,对大多事物认识,重新审视,开始务实。

  周陆用超越时代的眼光,带领大明,改变了下历史轨迹,步入一个全新方向。

  王承恩、范景文、李邦华等很快发现,朝臣锐减的同时,声音少了,顾虑少了,权术也少了,办事情变得单纯,效率反而提高几倍。

  两天下来,一切事物井井有条,比官员充足的时候,更加顺风顺水。

  事实再次证明,奸臣和不作为的官员,不如不要。

  这天。

  周陆在御书房看奏折。

  得到锦衣卫线报:发现辽东总兵吴三桂与清军,有书信往来,疑有异心。

  几乎同一时间,周陆收到吴三桂奏报,清军加紧攻打,明军粮草不足,兵员死伤惨重,边关危在旦夕。

  “尼玛,总有刁民想害朕。”

  周陆丢下奏疏,自言自语道。

  从历史资料上,吴三桂冲冠一怒投降清军,放清军入关。

  明军与顺军两败俱伤之际,清军趁虚而入,打败顺军,一路南下,攻破京城。

  而吴三桂等降将,率领上百万军队,成为清军马前卒,攻城略地,帮助清军抢夺走大明江山。

  现在看,吴三桂像是早有异心。

  顺军攻打京城,吴三桂没有调兵回救,选择拥兵自重,坐视不理。

  而昭告天下,调拨一千万两银钱,作为军饷粮草专用,于谦筹备的第一批军饷,已经运往山海关,加上刚刚大败顺军,获得三十万降兵,按理说,边军士气大幅提振才是,怎么会被清军打得死伤惨重?

  山海关地势险要,城墙坚固,吴三桂手中又是精兵,只防守的话,进攻方的清军,损失会更大,为什么明军这么快就危在旦夕?

  而蛰伏在山海关的锦衣卫探子,并没有报告边关出现危机。

  综合去看,很可能是吴三桂奏折严重夸大其词,另有居心。

  关于吴三桂,历史资料有点问题。

  这段历史资料,是清朝官员撰写,有误差或刻意更改,也很正常。

  冲冠一怒为红颜什么的,都是借口。

  成王败寇,历史是胜利者雕琢出来的。

  “陛下,尼玛叫来了。”王承恩声音从门外传来,没有皇帝召唤,即便是最信赖心腹王承恩,也不敢擅自进来。

  周陆一愣:“尼玛都能叫得来?“

  “当然可以啊,他只是御膳房小太监,皇上召见,给他十个胆也不敢不来。”

  周陆:“……“

  我去,是个人啊。

  王承恩在门外侍立,听到自己喊“尼玛”,就以为自己要召见名叫尼玛的小太监。

  周陆哭笑不得:“算了,让尼玛回去吧。”

  “遵旨。”王承恩。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