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突入辽山_纵兵夺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句丽国中局势诡异,各地大加在汉军进驻后明显察觉到形势出了问题,狗加率先举兵勤王前往国内城,要去保卫大王拔奇。兵马离开部落不过六个时辰,便在要道与恒江南驻军的乌桓峭王苏仆延狭路相逢,交兵三日死伤部众两千余,只得败走西面,紧跟着被司马朗领辽东郡国兵击破。

  天下有数不尽的郡县,但如果说哪个郡的郡国兵战力最强,那毫无疑问是辽东郡兵,虽然他们有个土得掉渣的名字被称作田卒,比起什么丹阳兵、乌桓突骑太过弱势,但他们的战力却不可谓不强。

  追究辽东田卒的家乡,有幽州人也有冀州人,大多是囚犯、强盗、山贼、马匪这样的出身,再了就是张举张纯败绩后流浪在幽州各地的溃兵与流浪武人,再不济也有过几年战场生涯。燕北领一众叛军从中山国打到赵郡邯郸,又从邯郸城打回辽东老家,靠的就是这批人的齐心戮力。

  战死者不再多说,都躺在辽东大墓,那些战场受伤侥幸捡回条性命的老卒,便都留在辽东郡投入沮授当年的屯田策中,大肆开荒,从此有了田卒之名。自燕北离开辽东统治幽州从这里走向争霸天下的路,各地郡国兵重新整备操练乡勇,是为各地预备兵,随时准备投入最激烈的战场,以供不时之需,辽东田卒也不例外。

  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皮甲与兵刃,甚至当年离过战功的还拥有铁铠,虽然有不少是伤兵,但能耕得了田的大多没落下什么残疾,真有残疾的都被充入燕氏商队或下至乡亭操练兵卒去了,他们除了年岁大些,都还有一战之力。

  年月的增长会让他们的身体不复强壮,却也让他们拥有更高的战技,每个派上战场的辽东田卒,都是精锐。

  高句丽狗加面对司马朗部下田卒与赵威孙的校尉部,转眼便被打得七零八落,就连狗加的首领都在战阵中被赵威孙用强弩队射死,割了首级悬在他们的城郭下。在宣布投降不屠城的消息后,转眼高句丽五部之一的狗加便向汉朝臣服。

  谁都不想再重蹈纥升骨城的覆辙。

  比起赵威孙与司马朗的职责,恒江北岸驻守的蹋顿便稍嫌无趣,离他较近的消奴部、绝奴部本就非国中强势大宗,眼看汉军势大,反倒率先投降,为蹋顿部下的乌桓军献上酒食,举意臣服。

  最难过的是北方辽山下的成律归了,以五千鲜卑精骑堵三万高句丽兵马之后路,还要给他们送粮食让他们继续北攻。这本是个轻松的活计,只是放在成律归身上,便不是那么快乐了。

  鲜卑与高句丽,追溯根本二族构成应所差无几,就像鲜卑与乌桓一般,早年东胡分裂一支迁居乌桓山,称乌桓;一支迁居鲜卑山,称鲜卑;高句丽也差不多,尽管统治者是高句丽五部夫娄部王族,但国中百姓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