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升官(4-20第一更)_万万没想到准太子是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城。

  慈宁宫内,章太后合上了手头的折子,发出了一声轻笑。吴子英与张继臣案,至今日终于有了个明面上的结果——锦衣卫查了三个来月,也不知道实在没有证据,还是有了证据但不想捅出来,只好编了个跌宕起伏的民间草莽寻仇的故事,匆匆结了案。此案牵扯过大,即使张继臣之死还有连两宫都不知道的疑点,但他们不打算深究,以免吵出些有的没的,闹的大家都下不来台。

  如今双方盯着的,正是这二位留下的官职由谁来填补。章太后在心里扒拉着各官员的履历,礼部左侍郎在其次,虽说礼部若无他们的人,帝党能在科举上搞点小动作,但科举乃国之命脉,亦是无数莘莘学子的希望所在,实在做的过火了,叫御史台参上一本,照例能搞的礼部灰头土脸,因此不足为惧。

  而今要操心的乃兵部尚书的人选。事实上朝堂以为此争执了小半个月,至今未有结果。章太后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吴子英确实适合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可如今想再找个这般有威望、有手段、偏又贪的天怒人怨的,着实为难。贪而无才的,永和帝不同意;精明能干的,则过不了章首辅那关。

  章太后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紫檀木的笔杆,章家的权势确实过大了,徽州知府那等江南肥差,招呼都不打一个的直接给了年仅三十二岁的章士阁,可谓嚣张。对此,章太后心里自然有不满。说句到家的,哪怕是杨景澄这等有资格夺储的宗室子弟,想调去宁江府做个正三品的武将,都得她与华阳郡公暗中合力,再说服了章首辅之后,方能看似轻描淡写的办到。章家却能以一己之力,把比宁江卫要紧数倍的徽州知府捧到了长孙手里,章首辅对朝廷的把控到了何等地步,不敢细思量。

  章家大抵在几十年前祖坟狠狠冒了回青烟,竟是养出了一对钟灵毓秀的兄妹。一样的聪明绝顶,一样的擅于布局。因此,章太后敏锐的察觉到了兄长的权力已然超越了界限!

  不能让他的权力再膨胀下去了!

  “兰贵。”章太后吩咐道,“把近来朝上推举的兵部尚书的名单拿来我瞧瞧。”

  兰贵应了一声,在诸多折子里,找到了名单。章太后打开快速扫过,目光停留在了现通政使池子卿的名字上。通政使,正三品。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可以说是天子光明正大的耳目,亦是朝臣递折子的第一站,亦是个位高权重的所在。此人乃帝党,但一向是个好好先生,平日里只做个传声筒,鲜少拦截旁人的折子,对朝政也不怎么评价。让他做兵部尚书,想必章首辅不会有太大的意见。毕竟兵部乃永和帝吃下的地盘,想硬塞个章家人进去,可过不了永和帝那关。

  唯一可虑的是,她不大了解池子卿这个人。通政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