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三章:大漠风光_纵古横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来,也是装了满满一车的皮口袋清水,装食物的袋子倒不多,还有几大袋子酸奶汤,这玩意热量高,耐储存,关键还解渴,是进入沙漠必备的法宝。

  这支19个人组成的考古队,因为目的地明确,所以携带的物资和清水也就是十几天的定量,在半路的几处绿洲,还可以再补充食用水。这些给养,器材设备,有30头骆驼足够分担,所以每峰骆驼的负重量不是很大。10头驮着物资设备,剩下每人骑一头代步,空着一头轮换。

  在沙坡头随便吃了点东西,避开正午的太阳,考古队就这样在悠扬舒缓的驼铃叮当声中进入了大漠。

  豹子,小孟和其他一些年轻人第一次进入沙漠,望着一望无垠的沙海和偶尔出现的蜥蜴、沙狐、胡杨、沙棘等动植物,兴奋不已,骑在骆驼上模仿老骆驼的吆喝声指挥着自己的骆驼。

  海如玉和厦门大学一个叫田晓丽的女学生都拈着一架单反“咔咔咔”不停的拍照,把一些新奇的景物收进了相机。到了下午时分,滚圆的太阳逐渐西沉,映红了天边的云团,沙漠中高低起伏的沙丘,笼罩上了一层霞光,干枯的胡杨和波纹状的黄沙,都被映成了金红色,与天上的红霞交相辉映,在天地间构成了一副雄浑苍凉的画卷。

  见此情景,顾朝晖不尽大声朗诵起王维的《使至塞上》来。当念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此情此景倒也颇符合诗中意境,许多年轻人纷纷鼓掌叫好。

  豹子对诗词歌赋不感冒,但是对解放军战士背的枪械却产生了浓厚兴趣。骑着骆驼追在最前面的大个子班长张乾元边上套近乎。

  倪卫东,夏志安俩个战士则是在队伍里一居中,一断后,表情认真,一丝不苟的履行着保护大家的使命。

  豹子开口问起枪械的名字性能。张班长也是个爱枪之人,见到有人向他请教,便滔滔不绝的仔细的说起背着的95式自动步枪性能来。

  “95式自动步枪采用了无托结构,比以前的81式步枪短了不少。容弹量大,可连续射击,具有猛烈的持续火力。毫米枪弹后坐力小,全枪动力特性平稳,整体布局合理,射击时持枪、瞄准舒适,射程达到600米,震动很小,单发、点射.精度均达到很高水平。而且能适应各种气候、环境条件下作战,全枪寿命长。还可加挂能快速拆卸的35毫米口径榴弹发射器,扩大杀伤能力。有多功能刺刀及刀鞘,携带方便,具有刺杀、砍、剪、锯、削的功能,还可当匕首使用,扩大了步枪的战术作用。枪体材料采用工程塑料、硬铝合金等新材料,对于改善全枪外貌,提高防腐能力,减轻全枪质量,简化生产工艺都有很大好处。”一连串的介绍把个豹子唬得一愣愣的。

  李擎苍和海如玉也走在队伍前面,他耳力敏锐,听见张班长对这枪械的详细介绍也不由得暗暗心惊。

  深感这枪支的厉害!特别是子弹射程,按现在的计量单位“米”来计算,北宋时冠绝天下的神臂弓也射不了这么远。而且这玩意儿不需要力气,小孩都能开枪,不像弓箭那样非要力气过人之辈才能使用,还是连发。

  假如碰见对手用这种武器对付自己,那就算自己将《小无相功》和《归元诀》练至大成也只有躲闪逃跑的份了。

  书上,影视作品里多次看到现代人持枪大杀四方的场景,当时还觉得有些夸张,第一次见到实物,听见张班长详细的介绍,才知道这玩意果然威力巨大。怪不得现在武功没落,有这等神兵利器,谁还愿意吃苦练武。

  李擎苍便也暗自留心起来,想着等有合适机会也找这些解放军战士聊聊,看看能不能实物接触操作一下。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