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三章 恢复北方经济_逆明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岩没有让朱慈踉失望,仅仅数天时间便压下了大多数反对声音,靠着自身的才能和朱慈踉的支持坐稳了大明首辅之位,开始行使他领导百官的责任。

  正月十六,新年刚过,为了恢复北方的经济民生,朱慈踉和李岩制定了人口回援北方的政策。

  “驾!”大量差役锦衣卫等在南方各省快马奔驰。

  “皇上有旨,北方新定,有大量土地闲置,凡自愿定居北方者,每口可得三十亩良田,免税三年,朝廷承担一切移居盘缠,另”

  北方各地虽然光复,但经历过数十年战乱,人口死的死,逃的逃,连万历年间的三分之一人口不到,再加上许多拥有大量土地的士族豪强被剿灭,被闲置的土地多不胜数,足可以迁移两千万以上人口北上。

  圣旨一出,回援北方的人口络绎不绝,长江南岸,黑压压的人口站立,遥望北方。

  “爷爷,我们要回到家乡去吗?”一名六岁的孩童问五十多岁的爷爷道。

  这是一个六口之家,三个孩子,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一对夫妻。

  “是啊,回到家乡,我们已经离开那里十二年了,是时候回去了,你曾祖们的坟这么多年没有人打理,也不知道成什么样了。”老汉回答道。

  老汉的家乡原在山西,本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在战乱中被杀死了,仅剩最小的三子,为了躲避战乱,十二年前老汉不得已带着十几岁的三子逃到了江南,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三子不仅在江南娶了媳妇,还生了三个孩子,最大的那个正是老汉跟前的六岁孩童,最小的则是一对两岁的双胞胎,正在那对夫妻的怀里抱着。

  原本在江南居住了十二年,媳妇也是江南的,老汉不怎么想回到原本的家乡,不过朝廷开出的条件太好了,况且家族的祖坟都还在家乡,实在弃之不得,只能选择回过。

  “爹,大哥和二哥当年只是草草葬了,回到家乡之后,我们想办法把他们重新安葬过吧。”老汉的儿子突然说道。

  老汉眼中瞬间染上一抹悲色。

  “好。”好一会老汉才说出了这个字。

  还记得当年长子和次子就是在他的前面为了保护家里不被洗劫而被杀死的,当年老汉白发人送黑发人,加上实在有心无力,只能将长子和次子草草安葬了,连坟头都没能堆起来,也不知道回去之后是个什么光景。

  与老汉一家同样情况的人不少,许多人已经在江南有了安定的生活,不过家乡同样有太多他们难以割舍的东西,所以此次选择回援北方的人口,大多数当年难逃的人,第一批约有数百万的样子。

  长江面上,数百艘战船驶来。

  这是海军的战船,为了牵引百姓渡江,朱慈踉下旨征调了数千艘民船另外让两大海军舰队的战船配合。

  百姓登船渡江,这第一波百姓几乎都是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