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一章 再踩赵允弼_天下第一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着皇上您这句话呢,这下我可以放心了,演戏、害人、栽赃、嫁祸,我可是专家,啊哈哈哈哈哈——”笑得要多下贱有多下贱,要多淫荡有多淫荡,在皇帝姐夫火起随手抄起杯子要砸他前,屁股一拍,一溜烟的跑了。

  第二天,早朝,仁宗皇帝颁旨,全城展开新的一轮清查严打,勒令开封府三日之内将反贼一网打尽,否则便要摘去包拯顶戴,重新要他去蹲大牢。

  圣旨一下,满朝震动,超过四分之三的官员纷纷奏禀请皇上三思,不要逼包大人这么紧,但其实,他们中,至少有一多半心里头一水的幸灾乐祸。

  三天,一网打尽?

  一网你个头,他包拯不是神仙,三天的时间,要把经历了两次大搜捕却一点线索也没有给的反贼找出来,而且还要一网打尽,根本就是件不可能完成的差使!

  完不成好啊,回去坐牢吧!这些官一个个暗地里“诅咒”着,谁叫包黑子铁面无私过了头,得罪这么多同僚,除了吕相一系为数不多的十几个正直官员,其他朝上的文臣武将人人巴不得包拯丢官、罢职,继续去蹲大狱。

  的确,包拯不是神仙,所以他查了整整两天,一无所获。

  —所获个屁啊,四哥牵线搭桥,都和皇上达成协议了,朝廷暂时不动七秀坊,而要七秀坊所有人留在京城做押,换取少主的“自由”。这个时候,如果七秀坊被包拯查出来,剿了,仁宗皇帝镇抚江南的大计也就前功尽弃啦。

  仁宗皇帝有这么傻么?没有,所有就算包拯再厉害、再能查、再有断案的本事,皇上在从中作梗呢,你***查个屁啊。

  到了第三天晚上,包拯仍是一无所获,他和开封府上上下下,三天两夜没合眼,查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们,不要说南唐余孽,连南唐余孽的毛都没找着。

  想想也是,七秀坊现在的保护伞是皇上、是大宋天子,他小小一个包拯,又不是神仙,怎可能洞悉这其中隐藏的玄机。

  包拯不是神仙,但有人是。

  就在这一天的夜里,一个人,带着一包东西,来到了乱成一团浆糊的开封府。

  人,是四哥,东西,是一些物证和线索,关于南唐反贼可能的藏身地点。

  没错,东西是四哥找到的,这一切都是四哥的功劳,包拯拿到东西,立即带着开封府的全部衙役,汇合供他调遣的禁军,直扑城北某处大宅。

  大军的赶到的时候,火光一片,宅子被烧了,烧了整整一夜,火一熄灭,包拯就亲自带人进到废墟里搜查,发现了地下密室,发现了多具尸体,还有李的牌位和不少与凤临阁一役毙命的反贼使用的同样制式的兵器衣物,初步判断是反贼发生内讧,被另一股势力突然袭击,杀光了之后放火烧屋,试图湮灭证据。

  虽然不相信有这么邪的事,恰恰好在这最后一天的最后时刻,南唐余孽内部动乱,被一股不知名的势力趁机发难、彻底挑了,但是庞昱提供的证据也好,现场找到的物证也罢,都可以完全的证明那一具具焦尸的身份就是南唐反贼无,包拯也只有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如实禀报:数月来搅得京城天翻地覆、民心动荡的南唐反贼已经彻底死得一个不剩,汴梁成太平了,天下安定了,大宋朝的老百姓们可以放心了——这些其实都是第二天朝廷张帖布告,向百姓们“公布”的内容,真实情况是在当日早朝过后,包拯协同吕夷简、晏殊等朝中大臣,联名向皇上递交了一份奏折,内容长篇累牍,但说起来其实只有一句话。

  —南唐余孽覆灭,似赵允弼杀人灭口。(未完待续,)

  首发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