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二节 关于喜儿的故事_绛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愿万死,也为少君守得这一片安土。”

  “愿万死。”

  韩绛也抱拳回礼。

  当天夜里,叶彣等人秘密离开了临安。

  他们来临安就是为了见韩绛,顺便再运一些粮草、布匹、盐回去。

  深夜,韩绛还在书房之中。

  韩绛在看叶绍翁提供的朱熹黑材料。

  叶绍翁坐在一旁,在非常认真的研究着摊丁入亩的细则。

  突然,叶绍翁抬起头:“绛哥儿,如此利国利民的摊丁入亩,为何不在朝堂上提及?”

  韩绛也抬起头:“叶先生,你最大就作过从八品官,不是看不起你,而是你官太小。”

  这不是鄙视,是一种态度。

  叶绍翁沉思了足足一刻钟后拱手一礼,他懂了。

  大宋不限制土地兼并,可以说耕田可以说已经集中在了大贵族、权贵手中。这摊丁入亩造福的是万民,损害的却是大贵族、大地主的利益。这些人会联合起来整死韩家,所以这东西根本就不可能实施。

  不现实。

  除非……

  叶绍翁想到了一种极可怕的可能。

  除非,天下易主。

  想到这里,叶绍翁对韩绛说道:“可否借纸笔一用。”

  “请。”韩绛让开了自已的书桌,书桌上有准备好的纸笔。

  叶绍翁虽然没做过大官,却也是一位顶尖的文士,他所著的四朝闻见录入四库全书。

  叶绍翁飞快的写了一篇足有千字的文章,检查无误之后双手捧到了韩绛面前。

  非常古雅的一篇文章,韩绛看的头发根都疼。

  花了足足半个时辰,此时已经过了三更天,韩绛这才读懂这文章的意思。

  这是城镇规划以及安民的政策,就是根据摊丁入亩为规则定下的。

  叶绍翁说道:“我愿赴宛城,不敢自认大才,可一县之地我还管得了,愿为天下万民作些事。”

  “有劳先生,谢过。”韩绛施礼。

  叶绍翁立即说道:“算算时间,码头上全部的船只启动怕是要到天亮都运不完,我愿立即启程,跟他们一起去宛城。”

  “这个,好。”韩绛找不出拒绝的理由来。

  送走叶绍翁,韩绛回到韩府的时候天都快亮了。让韩绛意外的是韩同卿竟然在等自已。

  “兄?”

  “有事,就几句话。不过你也没作错什么,但你肯定没有看清,他写那文章不是让你认可,而是投名状。若宛城有事,他脱不了干系。”

  韩同卿就为了给韩绛说这一句话,说完了转头就往回去。

  韩绛愣了一下,不过想想似乎也是这个理。

  只是自已没在意。

  不过,在意或是不在意,叶绍翁已经上了去宛城的船。

  韩绛打了一个哈欠,回屋睡觉。

  话说两边。

  天光大亮,金中都东边二百里,武清。

  武清盐场眼下已经换了一茬人,基本上都是李喜儿一脉的人马。

  此时,李喜儿亲自在武清码头迎接。

  打前站的小船前天夜里就已经到了,此时李喜儿迎的就是韩侂胄。

  不仅仅是李喜儿到了,还准备了华丽的马车,给韩侂胄配上婢女,以及一百卫兵,大量的礼物等等。

  码头上,韩侂胄下船,李喜儿迎了上去后先一步长身一礼。

  执晚辈礼,李喜儿给足了韩侂胄面子。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