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八十三章:风林火山_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望,怎么看都像阵而不整的乌合之众,如今总算有了一支军队模样。

  接下来就要学习军阵和旗令了,作战不是市井私斗,而是集体的力量的发挥。

  首先,必须用金鼓和旗帜来指挥,这是为了使全军的行动整齐划一。

  百将必须明确告诉兵卒应该怎样操练,并且要反复申明讲解清楚,训练他们根据各种金鼓旗帜的信号而行动,违令者,按照十七条禁令,严惩不怠!

  凡战之道,等道义,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察名实;教战之法,乡里相比,什伍相保。

  这两点,众人已经不用训练了,一个多月的蹴鞠对抗,已经把各个营都捏合成了一个整体,百将们都能叫出自己所属的每一个兵卒的名字,以及其性情,胆小还是胆大,冲动还是迟缓。

  一切就绪后,校场上,宁偃亲自持槌击鼓。

  咚咚咚!

  一鼓响,兵卒们整理兵器,戈矛剑盾在手,弓矢下肩;二鼓响,练习列阵,众人迅速按两编队,组成了一个御敌的横阵;三鼓响,整装待发,前排变后排,迅速转变为行军的长阵。

  然后宁偃身边掌旗官举起旗帜,旗帜向东则卒伍朝东,向西则卒伍朝西,落旗则坐,举旗则起,铮铮有声的鸣金则是代表撤退,散阵时还必须保持队列的整齐。

  十七禁令中的第一条: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江寒设置了三个不同的轻重等级。

  因为记不住而踏错了步,转错了方向,自然是比较轻的罚粟、杖责。

  而三番五次屡教不改,还故意扰乱队列次序的,就可以拉下去斩了,所幸,此时的军中,还没有这样的兵油子。

  齐太公曾言,教战之法。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千人、万人。渐至三军之众。

  所以,虽然眼前只有不到一千名士卒,可未来,也许就能教成十万大军!

  此外,还要练习操作兵器,熟悉战斗技巧。

  春秋战国之时,军队出征,凡甲胄、弓矢、戈矛,很大程度上是由士兵自备并加以磨砺的。

  正如第一代鲁侯伯禽征伐淮夷时的所说:“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

  秦国的士兵应征入伍时,很多也要自备武器,从家中带来木矛、木棍,而禁军有了墨家工匠打造的武器。

  在这个时代,便已经超越所有的军队,江寒很自信,连魏武卒的武器都不如这支新军,因为这毕竟是他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必须打造成一支精兵。

  兵法上又说了:“教战之令,身短者持戈矛,身长力大者持弓矢,忠者为虎贲,弱者运辎重,智者为谋主。”

  九百人中的主要部分,是满编五营的步兵。以营为单位,他们分为四排站立,每排二十五人。

  短兵在前,长兵在后,第一排第二排持八尺之戈,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