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罢战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吴佩孚表示:“赏十万元取徐项上人头。”

  对此,《奉天时报》及时发声,认为“如能减少内耗而少夺将士之命,即于国家于民族为大功一件,当既往不咎。”张作霖也派人和段祺瑞联系,表示只要皖系军队向奉系投降,将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张作霖将努力为之缓颊,这坚定了他停战的意愿。

  段祺瑞曾经三落三起,对于自己上台下台之处境倒没有多少担心,反而对其手下大将徐树铮的处境非常挂念。张作霖当即大打包票,表示只要其本人未落入直系手中,他都将尽可能予以转圆。

  能够让这位民国新晋枭雄如此礼遇,徐树铮真算是异数。不过他还真不怕自己的安然,知道大势已去及段祺瑞的想法后,怀着对吴佩孚等的愤怒,他即命令已在奉系围困中的边防军就近向奉系投降。既然左右是个输,怎么也不能尽把好处都给了仇人。在他想来,直系根深蒂固,吴佩孚手下的兵都是能打仗的,不扶持一把奉系,将来谁可匹敌之?如何再乘乱东山再起?

  到7月18日,靳云鹏向段祺瑞进最后忠告说:“战争已完全失败,边防军战斗力已失,若不从速设法,恐三数日内,京中粮食问题将令全军不战自溃,至兵临城下,为时已晚,追悔莫及矣。”已安顿完毕的段祺瑞当即表示同意,便向徐世昌请求下令停战。

  当天,徐世昌颁布停战令,责成各路将领迅饬前方各守防线,停止进攻,听候命令解决。次日,段祺瑞发表通电,自请罢免官职,解除定国军名义。

  皖系四大金刚兵败如山倒:两面派的靳云鹏因为曾给张作霖通风报信,所以他不怕;吴光新、傅良佐都丢下军队离开了;而徐树铮作为吴佩孚点名要处置的角儿,不得不自谋后路。他开始中变换行踪准备逃跑,先是冲进家门,然后又去银行取款,筹措风紧扯乎的路费。接着却冲进了书店,归还之前买书欠老板的书钱。

  书店老板惊诧地说:“都到这节骨眼上了,你不快点逃命,还来还钱干什么?”

  徐树铮笑说:“现在不还,怕以后没机会了。”

  然后他从容前往六国饭店躲避,以谋东山再起。这种心机似海的军阀策士,也成为诚信待人、欠债还钱的模范顾客。他到了日本使领馆后还不忘风骚一把,赋诗一首来恶心吴佩孚,内云:“购我头颅十万金,真能忌我亦知音。”

  趁着这股热劲,直奉两系不约而同地大捞好处:西北军、边防军被勒令就地停战,原先的对手,各自派人要求皖军向自己投降;直系主力云集洛阳和保定、奉系主力屯兵秦皇岛和承德,双方前锋都已经分驻南苑北苑兵营。只要一声令下,北京城将成为齑粉。

  战后,第一要务是组阁问题。徐世昌想用自己的老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