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深山闹市_青蛇:从气运化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他们称呼为‘北蛮子’,对生活在西南大山里的人,称呼为‘西南蛮’。

  其中,对北蛮子又有数种不同的称呼,用以分辨不同的种族,如‘白山蛮’,‘黑水蛮’,‘草原鞑子’;对于西南蛮他们也有许多叫法,总得来说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五溪蛮’,这类称呼多指生活在溪水河流边的西南民族,一种是‘靠山蛮’,可从字面意思理解,多指生活在山里的西南民族。

  翁渟古寨,就是靠山蛮的其中一种,这里生活的人,叫‘佤丁族’。

  佤丁,乃古语,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古寨前,有颗大榕树,很大很大,遮天蔽日。

  据传闻,佤丁族建寨子也有个古老的传统,就是建寨子前先要种棵榕树,如果树长得旺盛,那么就说明这里可以建寨子。

  反之,就要另选地方。

  大榕树下,有老人,小孩,中原来的行脚商,扎堆聚集。

  佤丁族人和中原来的行脚商会在此处歇脚,所以也衍生出了另一类行业。

  与中原地区大山里会有茶酒肆不同,这里的人较为淳朴,观念也相对的落后。有些佤丁族的老人家会带上家里的小孩,从家里拿来几张竹制的矮凳,还有简单的茶水,专供往来行走大山和中原的人士休息,只要一枚铜板,不仅可以获得一张矮凳,若是渴了,还能附赠一杯凉茶。

  有时歇着聊着,就能意外的谈成一笔生意。

  老人家抽着旱烟,小孩欢快的奔跑,行人歇脚,天南海北的侃大山。

  此时的古寨前,便是这样一副画面。

  青蛇缠绕在林虞的手臂上,蛇头停在肩膀,轻吐蛇信,好奇的捕捉着这个世界的风土人情。

  走进古寨,道路两旁的大树上,或者茅草屋的墙壁上,会看到悬挂着许多牛头骨,增添了一丝古老和神秘。

  寨子里的妇女在自己家门口拉起纱线就地织起布来,这样的情形随处可见。

  偶尔停下,就拿起放在旁边的旱烟抽上两口。

  原来,佤丁族妇女都有抽烟的传统,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在寨子里随处会看到年龄大些的妇女,抽着大烟袋不亦乐乎。

  林虞在集市中找了几家店,都是家居铺子,居住与买卖一体,简单不繁琐,好在大多都会说上一两句中原话,能够满足最起码的交流。而且这里的人直来直往,民风淳朴,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点头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诚实守信的很。

  买好东西,见对方个女子,店家便说可以帮忙送货。

  店主是个大娘,带着一个大小伙,是她儿子,见儿子从人家女子刚进门就盯着看,眼珠子恨不得瞪出来,觉得丢脸,没好气的拍他一巴掌。大娘摇头,对儿子怀着什么心思一清二楚,但瞧着这女子细皮嫩肉,一看就知道不是个能干活的,而且年纪看起来也不小了。

  林虞忙道不用,一只手提起买好的东西,举重若轻,走出门去。

  店主大娘看得目瞪口呆,心里有些后悔,应该让儿子跟着去送货的,这把子力气是个能干活的……

  回程时,路遇某个中原行商的小摊,林虞停下来看看笔墨纸砚。

  中原行商要价不低,是平时的两倍有余。

  淳朴的佤丁族人在旁边看了,赶紧示意林虞别买。

  林虞觑眉:“看我是个弱女子,好欺负是吗?”

  说着抖了抖缠绕在手臂上的青蛇,还提了提手上的一堆东西,看分量显然不轻。

  中原行商叹息道:“不是欺负你一个小女子,鄙人行商讲究的是诚信,何为诚信?就是绝不二价,往年一直都是同样的价钱,无论谁来买,都不坐地起价……”

  “可是,最近中原地区,眼瞅着龙王爷刚收了神通,又闹起了旱灾,朝廷赈灾不力,民乱四起。”

  “所以啊……这价钱就贵了点,出来一趟不容易,还望姑娘谅解,都是为了讨生活。”

  林虞脸有晦色,付了钱,买了一副文房四宝,也就是笔墨纸砚,还有几本杂书。

  回程途中,林虞一路无话,心思沉闷,好几次望着北方眉目凝重。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