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二章:两条技术路线_我的重返200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未来的芯片工厂充满了期待。

  安排好工程师们的起居之后,沈浪又把梁孟颂一家安排在了外滩附近的一栋别墅。

  “梁总工,这里就是我为你们准备的临时住所,将来合肥那边的芯片工厂建成之后,我再帮您安排把家人接过去。”沈浪带着梁孟颂逛了一圈。

  梁孟颂大为感动:“让沈总破费了。”

  “梁总工能够把家人不远千里的带回来定居,这点事情算不得什么。”

  寒暄过后,梁孟颂正色道:“沈总,芯片工厂现在还没有建成,我们暂时也没有用武之地,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不能闲着,不然时间长了人心就散了。”

  沈浪也算是做过多年管理的,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些从台湾省回来的工程师突然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心理本来就比较敏感,正是需要给他们找些事情做,分散注意力的时候,如果长期无所事事,难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嗯,梁总工你说得对,不过我们现在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们去做?”

  建工厂?不太可能,现在基础建设都还没完成,难道让一帮制作芯片的工程师去搬水泥、扛沙袋吗?

  梁孟颂说道:“现在我们满脑子掌握的都是台积电的技术,但是对于内地的芯片制造技术,完全是两眼一抹黑,特别是像光刻机、蚀刻机这些高端机器的技术特点、生产模式都一无所知。”

  “所以,我想要不趁着这段时间,我们把整个内地芯片制造业做一个技术摸底,看看到底哪些技术是需要我们重新掌握的。”

  其实梁孟颂这句话说得很含蓄,真实情况其实是,梁孟颂想要知道内地芯片制造产业发展到了哪一步,将来烛龙芯片能够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水平的。

  沈浪看向胡威武跟张汝金,张汝金点点头:“我觉得梁总工的想法很好,这是一个促进双方了解的机会。”

  由于中芯国际这些年一直使用的都是国外技术,所以张汝金自己并没有接触到太多国产芯片制造的上游产业链,对整体的行业现状了解的也不算太多。

  胡威武则是微微皱眉:“这恐怕还要向上级请示。”

  毕竟梁孟颂才刚刚回国,而且他带回来的那些工程师靠不靠得住也很难讲,台积电在针对中芯国际的诉讼案中提供的证据,就是台积电派来的卧底传回去的。

  像国产光刻机生产厂商,魔都微电子,蚀刻机生产厂商中微半导体多少都有国资的影子,他们的技术参数也都是保密的。

  “胡总工,这个工作还是要靠你去做,我们现在已经落后这么多了,技术路线也不存在什么机密,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沈浪说道。

  胡威武点点头:“嗯,我会尽全力协调的。”

  梁孟颂又郑重提出一个问题:“将来,烛龙芯片的技术路线应该怎么走,是不惜一切代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