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理文书往来的经历,做不到舌灿莲花也能说得清楚明白。陈亨的怒气指数从爆表一路下降,只余下两三点火星,偶尔喷几下,燎着左右的眉毛胡子却于性命无碍。

  众人长舒一口气,情中充满了感激,一是对灭火成功的经历,二是对素昧平生的孟十二郎。

  好人,绝对的好人!

  就算是读书人,也是好人!

  除去不在场的都指挥同知和佥事,北平都指挥使司上下集体给孟发了一张好人卡。

  “此子大善!大孝,忠勇,应全其孝心,旌其所为!”陈亨抚须而笑,一派儒将风采,丝毫不见之前喷火的霸王龙姿态,“来人,笔墨伺候。”

  弃笔从戎,书生投军,好,大好!

  谁再说军汉上不得台面,老子跟谁急!

  见陈亨拿起笔洋洋洒洒就是几百字,左右对视一眼,只要这个孟十二郎不是烂泥扶不上墙,说不准会有一场不小的造化。

  发生在都指挥使司的事情,孟一无所知,若是有人告诉他,在不到几天的时间内,孟十二郎的大名就从孟家屯传遍了宛平县,又从知县衙门上达都指挥使司,估计他会挑起一边的眉毛,掏掏耳朵,骗三岁孩子呢?坐火箭也没这么快的。

  事实却是,在彪悍的大明朝,万事皆有可能。

  用过了朝食,孟继续每日的必修课程,练字。

  孟广孝被孟清江背回家便“一病不起”,孟清江本欲找孟说道一下,孟清海也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找麻烦,但孟重九从县城归来,屯中却突然传出贺县令盛赞孟为“孝友”之言。

  被大令赞为“孝友”,怎么会不敬长辈?

  谁敢反对?难道说大令看走眼了?良心大大的坏了!

  消息传开后,孟广孝在家里又晕了一次,真正的一病不起。孟清海在学中的日子也变得艰难,之前赞赏他的训导也不再说孟大郎“前途无量”的话。尤其在都指挥使司也有传言,据说孟十二郎的大名已摆上都指挥使的案头,训导的态度有了彻底转变。

  训导是文人,训导有功名,训导一身凛然正气,可训导也要吃饭,也要保住每月俸禄供养一家老小。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个时候高唱反调,未免也太不识趣了。

  孟清海的科举之路虽没在明面上被堵死,学中的同窗和塾师却开始同他疏远,往日三五常聚,坐而谈诗论道,如今,谈诗的是旁人,论道的也是旁人,鲜少有人再邀请孟清海。换成后世的说法就是孟清海同学被无视了,被孤立了。再难听点,被精上霸-凌了。

  孟清海的反应却出乎众人预料,非但没有慌了手脚,反而更加认真的准备考试,甚至比之前表现得更加镇定。遭到当面奚落也不见丝毫的气恼,一连几日特地到孟家门前长揖赔礼,行完礼便走,一句话不多说。部分族人开始在私下议论孟得理不饶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