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3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的沈瑄。

  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收到用木匣盛装的厚厚一叠书信,沈瑄表情有瞬间的变化,快得来不及让人捕捉。

  送信的亲卫在堂下等了半晌,没等来沈侯爷的回应,大着胆子瞄一眼,沈侯爷正展开信纸,看得无比专心。

  最后,是侯府长史将亲兵带了下去。

  沈瑄没有给孟回信,只给他送了一个巴掌大的木匣。

  打开,里面什么都没有。

  抱着空空的木匣,孟有点傻。

  带回木匣的亲卫也傻了,他发誓,沈侯怎么把匣子交给他,他就怎么把匣子给的伯爷。

  “卑下绝没有打开匣子!”

  见孟迟迟不语,亲卫急得差点捅刀以证清白。

  “马百户不必如此。”孟合上匣子,将亲卫扶起来,“自靖难起,马百户便跟随孟某,多次同生共死。,孟某信得过马百户。”

  “可这……”马常看着孟手中的木匣,仍是难以释怀。

  “马百户不必放在心上,我自会同沈侯问明原委。”

  孟不是随意说说,他的确相信马常。

  把匣子里的东西取走,再当面送给他?

  没人会这么傻。

  这个匣子应该本就是空的。沈瑄为何送给他一个空匣子,仔细一想,不难猜。

  隔墙有耳,亲兵纵然可信,但如此重要的信件,只以三名亲兵护送,仍显得儿戏。即使孟认为信上的内容没有出格之处,落在有心人手里大小都是个把柄。

  “是提醒我做事不够谨慎?”

  又一次打开匣子,无意间按了木匣内部凸起的一块,咔哒一声轻响,匣底松动,木片下竟还有夹层。

  夹层之下,依旧是空的。

  孟这次是真傻眼了。

  这又是打的什么机锋?他是不是该亲自去北平一趟?

  带着满腔疑惑,孟抵达了大宁城。

  临近三月,大宁仍是雪花漫天。

  离开北地近一载,孟几乎忘记了北方的冬天有多冷。

  大雪纷飞中,旗帜烈烈响。

  大宁都指挥佥事张贵领都指挥使司上下在城外迎接。

  宁王官属已随朱权父子进京,大宁未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政刑事务皆由都指挥使司代行。

  大宁设立之初,成立卫所体系同临近的蓟州、辽东类似,多以军-管。

  宁王封国之后,官属接管城内政务,至今上登基,城内三司仍只有一司。大宁都指挥使为宁王嫡系,投靠燕王,在靖难中功劳不显,位置终究坐不稳。都指挥同知和都指挥佥事中,只有张贵最得今上赏识,据言同世子妃还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在都指挥使司中握有实权。别说是同级的佥事,便是两位同知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队伍停下,朱高燧未下马,孟却不能不下车。

  按理,他是朝廷的二品都督佥事,天子亲命的大宁镇守,不必对张贵等人如此客气。但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一个没多少根基的草根伯爵,都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