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1.改朝换代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让自己的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绝对是让百官们有些碎三观的感觉。

  偏偏作为皇后的李雪晴对此不但不反对,反而非常支持,让百官们不得不佩服鲁若麟一家都是奇葩。

  只能说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鲁若麟无所谓,鲁若麟的女人们也非常乐意。让她们有事情做,总比窝在皇宫里宫斗好得多。

  好在大华比起历朝历代出格的事情多了去,百官们也麻木了。毕竟鲁若麟给了文官们前所未有的权力,在其他方面出格一些也可以忍一忍。

  何况女官们已经用行动证明并不比男人差,鲁若麟又是一副不接受大可滚蛋的架势,为了前途富贵,除了接受还能怎么办。

  除了高居庙堂的几位女官,安国军众多女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充斥在各部门中。

  这些活力充沛、干劲十足的女官们给了百官非常大的压力,将原本犹如死水的官场搅动得渐渐活跃起来。

  输给男人情有可原,输给女人在绝大多数官员看来绝对是耻辱,为此而重新振作的官员不在少数。

  所谓上行下效,鲁若麟对待女人的态度直接就影响到了天下女人的地位。女人们从鲁若麟身上发现自己完全可以不做男人的附庸,也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报复,对于鲁若麟比男人们更加崇拜。

  有鲁若麟以身作则以及在朝廷的鼓励之下,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投身各行各业,大大的解放了生产,使得社会更加充满活力。

  在大势所趋之下,那些抱着程朱理学不放的老古董们即使大叹世风败坏,却挡不住历史的滚滚车轮。

  新朝建立自然有新的气象,鲁若麟以往在安国军中实行的各种制度和办法开始推行全国,大力打压地方豪强,整顿税收体系,为普通百姓发放土地,改善各地治安,推行政权下乡下村行动,朝廷统治的地区生产和生活情况大大改善,百姓对新朝的认可在逐步加强。

  这个时期是新旧交替和融合的阶段,纵使还有很多令鲁若麟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大体的局面还是在向鲁若麟规划的方向发展。

  鲁若麟明白大华不比以前的安国军,地盘大了无数倍,治下的人口同样增长了无数倍,想要完美复制安国军的一切是不现实的,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

  华夏大地战乱已久,百姓急切盼望安定的生活,这是民心所向。

  大华的建立重新确定了秩序,为百姓们提供了安稳的生活,任何试图改变这一趋势的势力最终只能被百姓们抛弃。

  这种趋势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还在苦苦挣扎的大顺残部以及日薄西山的张献忠。

  在得到朝廷大力支援之后,原本在四川一带颇为活跃的张献忠开始举步维艰,可活动和流窜的地域越来越小,百姓们对其也是深恶痛绝,使得张献忠的势力越打越小,被消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回到陕西的大顺军残部,虽然有李过这个新皇帝,但是面对从山西、河南、湖广三面包围过来的大华军队,局面已经岌岌可危。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之下,大顺军居然还进行着激烈的内斗,只能说不知死活。

  李过没有李自成的威望,无法压制大顺军中的一帮老臣,虽然名义上大顺军还占据着陕西,但是李过的命令只能在西安城里得到勉强的执行,其他地方早已心怀鬼胎,与大顺朝离心离德了。

  华夏重新一统,为时不远。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