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八章 打蛇七寸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和炮楼冲出的近100名日军。

  一百多名日军,在日军中尉的掩护下冲出炮楼便向九二步兵炮阵地猛扑而来。日军并没有一窝蜂的蜂涌而至,敌情不明,没有一名指挥官会命令自己士兵密集的排开阵型向没有任何侦察信息的阵地发起潮水般的攻击。

  突前的日军士兵只有两个班,两个班的日军士兵呈散兵作战队形,相互交替掩护,急速前行。开阔区域,并没有多少依托地形可以提供进攻掩护,所以交替掩隐就彰显的更为重要,而步兵进攻战术素养,日军很明显要高出国军部队数个档次,这不是妄自菲薄,日军新兵入伍,至少要经过十一个月的军训,训练科目包括列队、刺杀、拉练以及打靶,还有野营拉练,士兵耐寒训练以及夜战作战能力培训和高级战术训练,这也是为什么日军士兵在中国战场指挥官被击毙后能够保持战斗力少有溃败逃散的原因,日军士兵精准的射击术源自于新兵严格射击训练,一名日军在九个月的新兵训练周期,耗弹量至少在1000发以上。所以拿只会拉动枪栓打出子弹或者前一刻还挥舞着锄头,后一刻被强行拉壮丁参军的部队和日军对垒,没有产生一发不可收拾的溃败已经算是奇迹,这也是为什么国军每逢大战都有督战队的原因,不是不讲人情,也不是自相残杀嗜血冷酷,一个从未踏进兵营,从来没有摸过步枪的士兵突然之间处在炮声隆隆,天塌地陷,血水四溅的环境很容易陷入神情恍惚,精神错乱状态,续而导致一支部队的乱如散沙产生溃逃。二战德国突袭苏联,苏联损失惨重,也强征大量的青年未经训练便冲上战场,而那些从课堂、学校、工厂转变身份直接踏上战场的士兵在冲锋的背影身后,就是督战队黑漆漆的枪口和散发着金属流光的弹链。所以人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无关国籍。

  在国内,新兵初上战场之前接受包含射击、刺杀、格斗、武装拉练、泅渡、战术配合等训练科目的只有汉华军,但汉华军没有像日军一样九个月的训练周期,所以文建阳只能利用后世知识,利用合理科学的训练手段和高强度的训练量弥补时间的差距。好在汉华军士兵射击训练中有足够的弹药量提供士兵使用,所以汉华军在射击术比较中,并不比日军逊色多少,汉华军老兵在休战时期并不是枪械入仓,而是定期参加尖嘴岭举办的军事训练和战术课程培训,战场的烈火淬炼让重新进入课堂的老兵们比较新兵更加能理解体会文建阳等人讲解的战术要领,重新走入课堂为了淬火历练,再次走出则是为了锻造利剑。所以汉华军各团老兵已经全面超越日军精锐联队在中国战场百战存生的老兵。

  良性循环的好处就是在战场中,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