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三百四十章 谁为嫁衣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紧张。

  而且东南亚、太平洋战场,华盛顿、伦敦给日本施加了极度沉重的压力。

  如果华盛顿和伦敦被经济危机拖垮就没有能力持久的支撑战争,而失去华盛顿和伦敦协同作战的汉华军独自面对莫斯科、日本又将是另外一个局面。

  克格勃情报总局第二分局尤里只是负责信息搜集,日本、莫斯科经济、金融专家又都是依据资料分析,所以发现不了宋明书和犹太、伯林资本通过投资局暗箱操作的一幕。

  都从明面分析推理之后得出结论。

  伦敦的经济危机很简单,就是大量控制区的丢失,东南亚、澳大利亚、中东、非洲控制区的失去导致伦敦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资源紧缺,而以往主要出口市场又被汉华军和德国所占领。

  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的紧缺导致生产成本提升,产品价格不断增加而民众消费水平却没有相对应的提高,再则就是出口市场极度萎缩,双重打击下导致伦敦陷入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当中。

  华盛顿情况要远比伦敦复杂;

  双方分析主要的结论是产业结构失衡;

  因为战场环境的原因,战争导致了华盛顿船坞工业高速发展,极短时间内美国形成了独特的海岸线经济,内陆区域大量的民众变卖资产蜂拥向海岸线寻求发展机会,美国内陆区域实行农场主经济并没有让华盛顿意识到这种民众的流动有何不妥,但出人预料的华盛顿内陆区域农场主经济首先崩溃,随后夏威夷战争以及美军在印度洋舰队被伏击迸发了金融市场波动继而蔓延向房地产经济和信贷消费。

  克里姆林宫、大本营都意识到了机会!

  如果再推波助澜,加速伦敦和华盛顿经济危机的恶化效应,一旦华盛顿和伦敦无力支撑战争,要不拖累汉华军,要不自行撤出战争,克里姆林宫、大本营只面对德国以及汉华军为主中亚细亚力量,就算没有扭转乾坤的可能至少也能扼杀住当前的颓局。

  克里姆林宫知道日本舰队在大西洋对伦敦皇家海军的伏击,伏击的成功将再一次沉重打击伦敦,伦敦奄奄一息在所难免,关键是华盛顿。

  华盛顿不同伦敦,有丰富的资源,如果调正得当,仅仅凭借内需就可以遏止住江河日下的经济形式。

  不会回复到之前水准,但框架不会乱。

  不可能像宋明书一样调动大量资金去扰乱市场,克格勃没有这种布局,本身更缺乏资金,日本即便有资金也无法注入华盛顿金融市场。

  半响之后贺屋兴宣开口:“制造**,信息显示美国各地已经爆发大规模的游行,通过制造**加剧民众和白宫的对立,火上添油”

  叶诺夫立刻摇头:“华盛顿的文化很特殊,民众针对白宫的示威游行并不是对白宫政体存在意见,而是对经济调控手段力度的不满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