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三章 独领风潮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辉和德国代表团到达了上海。

  高传辉到达上海后第一时间便联系到邱燕翎,一方面让邱燕翎安排时间和人员接应,一边透露文建阳消息德国代表团的目的。

  重点考察特种部队。

  透露消息的目的就在于为作弊做好准备,文建阳二话不说,除了特种部队赵航侦察组留在江北,继续潜伏在庐江到大关镇区域,其余人员全部过江。

  想让精益求精,古板执拗的德国人心甘情愿的和自己合作,真要拿出点绝活。

  在江南,自桐城风起涌云,战斗一触即发时,萧飞羽和方天浩两个人一刻也未消停过,江南发展已经是一片欣欣向荣,是汉华军的根基所在,绝对不能有丝毫差池,两个人既要保证根据地安全,也要防止日军自芜湖和铜陵方向再次增兵登录江北,67步兵两队登陆江北,两个人便命令江南各团向池州、铜陵方向日军逼近,增加日军防守压力,牵制日军兵力北调。方天浩和萧飞羽手中有六个团的兵力,在完善的兵役制度和汉华军声名远播的美誉下,几乎天天都有各乡社和慕名而来的青壮年加入预备役部队,预备役部队人数直逼主力作战部队。

  萧飞羽和方天浩两人是兵足将广。

  建成体制,科学严谨的训练方式和充足的弹药也让新兵训练的效果与日俱进,大量战争中伤残的汉华军士官和老兵全部编制充当培训教官,丰富的作战经验在科学的训练手段相得益彰的效果下令新兵大受裨益。

  很多参观过新兵射击训练的国军老兵咋舌之余感概万千,说新兵一个月射击训练消耗的子弹比自己当兵时打一年仗用得的多。

  入伍的新兵有文化基础比例的越来越高,全国各地学生参军的规模达到空前比例,弃笔从戎

  投奔汉华;保家卫国,驱除倭奴成为全国各地青年学生呼喊的宣召,东北、北平、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全国各大城市学生滚滚如潮,通过各种途径赶赴青阳。参加汉华军的青年学生思想觉悟高,个个都是狂热的泛汉唐主义者,思维敏捷,训练刻苦,很快成为新兵中的铁血骨干分子,对新兵军队生活的融合起到至关重要的承接作用。

  在萧飞羽和方天浩的带队下,池州、铜陵、南陵一带日军炮楼、巡逻度、运输队被江南的汉华军各团折腾日无宁时,夜不能寐,叫苦不逊,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日军确定江北汉华军踪迹后加大了对长江河道的封锁力度,但要想全面封锁奔腾浩荡,烟波渺渺的长江河道,无疑是痴人说梦话,天方夜谭事,哪怕是将日军在中国停泊的所有内河舰艇搁置在长江,也是九牛一毛,力不从心。所谓封锁长江,也仅仅是多加派几艘巡逻艇和内河炮艇。

  在芜湖、铜陵的重明鸟和无孔无入的渔民反馈信息中,日军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