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合谋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主因。

  对于诺门罕之战的苏军指挥官朱可夫,东条英机保持极高的敬意,朱可夫对东条英机和日本谈不上喜欢也无所谓厌恶。

  只是面对各自国家危机而产生的一次合作。

  日本为了自身利益夺取中国、出兵东南亚,莫斯科又何尝不是为了拓展战略纵深控制了蒙古和波兰局部。

  双方已经达成组建联合指挥部的共识,莫斯科如愿以偿取得了联合指挥部总指挥权,日本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异议,首先是苏联所能调动的过百万作战部队全部都是一线主力,而日本大部兵力则是台湾、朝鲜师团整备兵力。再次就是诺门罕一战的兵败让日本陆军将官都臣服朱可夫指挥能力。

  对于日本在东南亚军事行动,莫斯科初始是抱守了反对态度。担当日本提供所有梅机关在南亚、东亚矿产探测、调查资料之后斯大林和朱可夫彻底改变了想法。不仅仅如此,苏联矿产委员会和总军械部极力支持日本在东南亚军事行动。

  原因不难,还是资源!

  苏联几乎有军工生产的所有资源,但缺橡胶和铝。军工产业的爆发让莫斯科对橡胶的需求远远超出日本。莫斯科橡胶进口全部仰仗美国和欧洲,德国对欧洲的不断控制和卡廷事件让莫斯科自欧洲、北美的橡胶进口极具缩减,日本在东南亚军事行动的成功恰好可以满足莫斯科国内的橡胶需求。

  苏联有铝矿,但军工的爆发已经让苏联感受到铝矿产品的供不应求,印度则有丰富的铝矿资源,印度、泰国、缅甸橡胶和铝矿完全可以满足日本、苏联所有军工领域对橡胶和铝矿的需求。

  军工物资之外莫斯科对东南亚的大米也存在巨大的需求量,乌克兰是苏联重要粮食供应区,德国南线兵力已经攻入乌克兰境内,一旦丢失乌克兰,粮食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苏联负重,泰国、缅甸、越南则可以满足日本和苏联的粮食需求。

  就是这种资源的互补原因让莫斯科不仅仅支持了日本在东南亚的军事行动而且促成其他更深领域的合作。

  克格勃和梅机关的合作;

  双方联合建厂,对泰国、印度资源的联合开发;

  合作项目之外斯大林则开始思索如何建立一条可以快速利用印度、泰国资源的便捷通道;

  伯里远东第二方面军指挥部;

  长久的思索之后斯大林视线自军事地图收回后开口:“阿富汗,夺取阿富汗,印度被日本控制,苏维埃只要攻占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便和印度串联一起,印度铝旷、泰国橡胶、大米源源不断可以自阿富汗进入苏维埃,海运易滋生变数,船队自印度洋到大西洋通过土耳其海峡运输有德国潜艇,绕行南海同样存在汉华军潜艇威胁,只有自陆地可以快速通过阿富汗抵达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资源层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