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数风流人物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政治层面,政治层面更需要党内成员提高自我修养和觉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或者说是延安特色的共产主义理论和发展观,否则极易被国际形式引导产生大跃进和思想领域的偏离。重庆国民政府已经意识到政治层面斗争的重要性,延安更要面对现实,蒙古事件、卡廷事件既是危机又是机遇,艰苦求存环境中发展的延安有能力面对这场汹涌而来的政治风暴焕然重生。

  窑洞会议结束,一场声势浩大的学习运动再次席卷延安,延安首先是对内彻底的公布了所搜集莫斯科有关蒙古的屠杀、新疆分裂资料,两者的资料不难搜集,蒙古所有信息资料全部被汉华军通过《庐州日报》公开披露,整个事件又有乔巴山当认证,真实性、权威性不可置疑,卡廷屠杀更有史沫特莱等外籍记者参与现场求证,同样排除汉华军造谣的可能,实事求的延安同时间指出了存在的危机和压力以及自身发展中出现的思想意识偏移。

  紧随其后延安新华通讯社发表了主席窑洞会议的主旨宣言,提出一致对外、维护民族利益、维护国家领土安全;不畏惧国民政府政治瓦解手段,不抗拒军事层面的抗日联合、不反对国民党自我的进化、不放弃对国民政府警惕;自我学习,探索中国特色共产主义理论的主张;

  延安党校首先拥护了整体主张,借用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言论指出斯大林体质是独裁政治,包含了极为严重的、必须彻底纠正的、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错误非马克思主义化的修正主义。”

  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人第一时间表达了对主席言论的支持,指出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态度,教条主义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矛盾,主席思想是从革命曲折和失败的教训中,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要求结合在一起符合延安特色、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

  以任弼时为代表在苏联有学习经历的党政核心成员对主席言论的支持产生了鲶鱼效应,而以王明、康生为代表全盘接受共产国际领导,在相当时间导致延安军事被动和政治被动的一幕在绝大多数人意识中心有余悸。因势顺导,主席观点被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王明、康生态度主张遂即发生变化,承认莫斯科的独裁政治。顺势求势,延安召开增补会议,全面支持主席言论。

  一场有可能产生延安党政分化的危机在主席的大智慧和周恩来、任弼时、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人的支持下迅速化解,王明、康生等人立场、态度的转化彻底的确立了延安以主席思想为核心的发展理论形成。

  汉华军的催化、重庆国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