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2章 非惧死,乃不能死_诸天:开局一座天道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你就问询先生吧!”

  说完,纣王再次坐到真皮沙发上,继续喝起灵茶。

  陈麒麟的目光看着闻仲道:“闻太师,有什么事,你尽管问吧!”

  闻仲颔首,继而道:“先生,我想问一下,我是否有危局?”

  闻仲身负重任,接受先王帝乙之重托,成为托孤大臣。

  他还手握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纣王亦敬重和害怕。

  闻仲知道,自己一人关系着殷商的大局,所以,他想从神秘而强大的天道楼先生这里得到一些指点。

  若是有死亡危局,便可提前准备,做好应对之策。

  否则,一旦自己突然死亡,对于殷商来说将十分不利。

  闻仲不是怕死,而是不能死,身负如山重任。

  陈麒麟看着闻仲,知晓了对方的心意,也不禁对这位老太师颇为敬佩,同时亦是感知到老太师的不易!

  在封神演义原著中,太师闻仲作为为三朝元老,在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时期,便尊师命下山辅佐商朝天子。

  他“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为保商朝基业,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

  闻仲太师对商朝忠心耿耿,若非闻仲太师远征北海长达十五年之久,让纣王彻底自由,放飞自我,在朝歌胡作非为,殷商也不会灭亡。

  闻仲长期远征北海之时,纣王无人管束。

  到闻仲太师平定北海之乱,回到朝歌后,发现纣王将殷商搞得一塌糊涂、乌烟瘴气后,怒打奸臣费仲、尤浑。

  闻仲还力陈十策,要求纣王改过自新,重塑朝纲。

  但谁知,北海之乱刚平定,东海战事又起。

  闻太师只能再次领兵征讨,这使得朝政愈加败坏。

  等到闻仲平定东海之乱,再回朝歌时,发现殷商已经岌岌可危。

  由于纣王残暴,激起武王伐纣,闻仲为保殷商,再次挂帅,兵伐西岐,对阵姜子牙,并邀请来众截教道友相助。

  但最终不敌天数。

  闻仲战死与于绝龙岭。

  闻仲乃是死于云中子奉敕所炼通天神火柱。

  随着闻仲太师这根殷商的擎天巨柱倒下,商朝灭亡的丧钟也敲响了。

  后面,就是西岐大军攻进朝歌,纣王自焚于摘星楼。

  陈麒麟回想起封神原著中的这些内容,也是不禁有些唏嘘。

  无论是北海之乱,还是东海之乱,其实都是圣人为了封神榜,灭掉殷商,而在后面所谋划,故意支走闻仲太师。

  若是闻仲一直在朝歌,纣王根本没有机会放纵自我,也无法天怒人怨。

  闻仲的第三只竖目,能够辨忠奸、人心黑白,若是他坐镇朝歌,镇住殷商国运,九尾妖狐等妖孽根本混不进来迷惑纣王。

  尤浑、费仲这等宵小奸逆,也无法小人得势。

  所以,为了封神大业能够顺利进行,圣人们制造了北海、东海之乱,支走了这个碍事的闻仲。

  ……

  陈麒麟目光看着闻仲,淡淡道:“闻太师,你的问题我可以帮你解答,但我天道楼的规矩,你应该明白!”

  “我知道!”闻仲道了一句。

  语毕,闻仲卷起衣袖,露出了手臂。

  陈麒麟没有客气,意念一动。

  嗡~

  一个漩涡兀的浮现而出,徐徐旋转着,迸射出光霞,凝化成光针。

  “噗嗤”一声,光针兀的扎入闻仲手臂,汩汩汲取着对方的猩红鲜血。

  陈麒麟对这位殷商擎天柱的血液,能值多少史诗天道点,也是充满着期待。

  不久,冰冷不带丝毫感情的系统之音,悠悠响起。

  【叮!宿主成功抽取闻仲1000毫升血液,无法再抽取更多,其每毫升血液可兑换50万史诗天道点,宿主是否马上兑换?】

  陈麒麟得知此消息,也是颇为欣喜。

  他没有想到,闻仲的血液竟然比纣王还要值钱。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