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董承塞关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渤海之战大败后,董承率众南渡大河,西向长安,日夜兼程。

  于理而言,在没有刘备的手谕下,他调兵西归,并不合法度,沿途官员当率众阻拦。但此次东征,霸府基本调走了关东各州的所有精锐,整个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只有陈宫张邈等两万人,如今还在包围濮阳。故而其余郡县长官并无兵力可供阻拦。

  更何况董承又是外戚之身,与他的同行的有刘宠这等贤王宗室。董承得以率部一路畅通无阻,在十月初七,率先抵达东都雒阳。

  东都尚余万名辅兵驻守,以担转运粮秣之职。得知前线大败,军中不免一阵恐慌。董承便以稳固后方为由,征调二千人直入部曲内,一面更换马匹、辎重,一面秘密遣使长安,问计于董昭。

  董昭得闻刘备惨败的讯息,大喜过望,当即给董承回信。

  董昭以为,东都雒阳不是久居之地,东都虽是帝王基业,但到底让关羽经营多年,若挑破颜面,恐怕人心不在天子。而霸府虽败,尤有余威,必回雒阳镇守,亦必究董承脱逃之责,若束手待擒,则大事去矣,若举兵相抗,恐也难有胜算。

  再三思量下,董昭提议董承:当即刻离开雒阳,入驻弘农,分兵控制函谷关、茅津、风陵渡三地。如此分割关东关西,令刘备陈冲不能相顾,时局便大有可为。

  而给董承回信之后,董昭继而密见司徒府长史穆谦,令他传信于司徒伏完。伏完得到董昭的两封信,一封是告戒他,此时正是霸府衰弱,皇室兴复的要害关头,应当私底下多结交朝臣,为陛下招揽忠正,徐图陈冲。一封则是转交给天子的,里面只有一行字:“鲲鲸困于浅水,罗网布于浊泽,钓者当持幽情。”这是他早与天子约好的暗语,意思是时机已经成熟,他将依计行事,请天子安心等待,事成之前,两者不再联系。

  而他给董承的回信递到雒阳时,已是十月十三。此时距离北皮一战已有半月,关东的形势变化也逐渐明朗起来。

  渡河后的刘备染上风寒,不能视事,只能由张飞、法正、荀攸、皇甫丽四人商议行事。四人一致以为,曹昂驻军河畔,已领兵攻打兖州,曹操又率众尾随在后,而己方疲惫不堪,实在难以交战。不如先收缩兵力,稳固东都,整顿人心后,再缓图后效。

  只是如此一来,青徐二州皆要不守而弃,兖州与豫州恐怕也不能完全保全。四人便相互约定分工,张飞与法正率霸府行南下,先至鲁国之中,监督青徐郡兵西入兖豫。皇甫丽孤身返回豫州,转运辎重粮秣,并令余部自豫州绕行。而荀攸暂任河南尹,一路护送刘备返雒,并都督河南河内诸军事,务使曹军不渡河桥。

  命令一下,便陆续有残军散卒抵达雒阳。董承打听得知,荀攸与刘备已行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