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董卓拔擢袁门故吏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携尹氏返回曹府后,将尹氏交由父亲照顾,自己则倒头便睡,他从未睡得如此安稳,听家中苍头说,他鼾声响亮,似龙发天雷一般,曹操只当这是笑话,他说:龙发天雷,不过定数十人生死,雷火烧数丈之地,如董卓这般安卧一室之内,便能定天下沉浮,才是真正的雷声呢。

  辰时,他返回显阳苑复命,此事他做得干净利落,董卓对他大为欣赏,当即为其加官侍中,允许其进入两宫,也参与尚书台与幕府中朝议。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此时恰巧是董卓幕府召开朝议的时间,曹操得以首次参与董卓府中朝议。

  朝议地点便在原何进的住所。曹操早听闻董卓不计前嫌,不仅重用袁氏门下,更是征召天下清流,他前日也曾见过许多望族大人,心中早做好准备,但入席之后曹操打量席间诸人,仍不免吃了一惊。

  除去董卓麾下的旧部外,他还认出前列有好些名士,既有因前朝混浊辞官归乡的老人,如蔡邕、荀爽,又有德性品行闻名天下的隐士,如华歆、陶丘洪,还有被袁绍举荐进何进幕府的旧部,如王允、何颙、郑泰。近百人齐聚一堂,在此处商讨朝政,颇给曹操一种众正盈朝,汉室中兴的错觉。

  但他上前与诸公相谈,才知晓事有非常,董卓一粗鄙边将,如何能令清流折节?在座公卿听闻董卓征召,多不愿应召,只是董卓却以武力强征,如蔡邕婉拒以后,竟为使者所恶言说:“董公曾言:‘我亦能为族灭也’,蔡公是想试一试董公剑刃是否锋利吗?”蔡邕彷徨一日,终究还是应召入京。其余名士情景也多是如此,唯有申屠蟠散发入山才免于被召,而陈纪等人则因陈冲书信警告缘故,早早搬居至徐州去了,留给使者的只有一座空庄。

  曹操闻之不禁感慨,心想诸位公卿但想明哲保身,心无社稷,而董卓倚靠强暴而不识人心,如此情形,竟能造朝堂文气一时之盛,可见天下已丧文胆,斯文沦落已是可预见的事情了。

  等众人尽数到齐,董卓入坐主席,对众位幕僚说:“如今新帝登基,诸件事中最为要紧的,还是要安抚各州郡的人心。安抚人心,首重整顿吏治,自先帝西园鬻爵以来,各郡郡朝污浊不堪,污吏贪官横行,多有郡守以钱物贿赂常侍,才得以窃居高位,鱼肉乡里,以致有谣说:‘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我又常闻《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即任辅君安国的职责,无时不谨慎,唯恐有失社稷。而朝政昏暗如此,必先正本清源,我已经问过尚书台,这几日已理出一份名录,俱是些与常侍勾结的郡守,为汉室计,我决心于今日,将其悉数免官。”

  听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