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〇四章 引水工程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困难是水资源的不足。

  沿海地区还有一些小河流,靠近内陆基本上全都是荒漠地带。

  在这些地方生存,没有水是完全不行的,也没法生活下去。

  大夏从接手这里之后就启动了引水工程和自引水工程。

  如果说中原的南疆和北疆地区,沙漠下的地下暗河还能提供水源。

  南阿拉巴就是地下暗河都很少,入目所见全是一片黄沙,深井打下去几百米都见不到水。

  反而很多地方将石油给钻了出来,也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

  两三年的时间中,大夏无数支探测队行走在南阿拉巴的沙漠中。

  不辞辛苦的寻找到三条地下水脉,利用深井技术和多重过滤技术,沿着水脉修建了无数条封闭式的饮用水渠道,连接南阿拉巴大大小小的城镇乡村。

  投入的而资金数以万亿计,这也是直接推动当地百姓归心的重要举措。

  谷矜/span毕竟原来这里的人,连洗脸都只能一个月洗一次,洗澡更是不要想了。

  喝的水都不够,谁还有水去洗澡啊?生下来一次、去世再洗一次够了。

  自从寻找到这三条地下水脉之后,大家喝的水完全都能够满足。

  每天还能用水洗个脸,节省的每个月洗个澡不是什么问题。

  还能要求什么?再提其他的要求那就叫不知好歹了。

  不得不说天下老百姓都是一样的。

  他们知道谁对他们最好。

  对他们好就会死心塌地。

  感恩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怀。

  在今年,总理府又批准了一项大工程,那就是跨海引水工程。

  阿拉巴地区的纬度不算很高,紧邻着大海按说水汽搬运很频繁。

  只不过蒸发量太大,水汽进入陆地之后,还没有形成降雨就直接被蒸发了。

  阿拉巴没有水,但是紧邻红海对岸的昆仑地区水却多的用不完,每年甚至还会在雨季发生洪涝灾害,大小河流就算是旱季的时候水量都非常的充足。

  为此大夏推动了“跨海引水”工程,从红海对岸的昆仑地区利用那边的大小湖泊修建水库,利用地势落差引导昆仑的东海岸地区,然后在还中下沉降管道,穿过仅仅二十多公里的海峡,将水输送到南阿拉巴府的西南部,然后输送到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各个城镇村庄。

  与原本的三条水脉已经建好的输送管道相连接,从此之后南阿拉巴就再也不缺水了。

  整个工程量之浩大,堪称当今世界之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可称为世界之最。

  这些输水管道和细支毛渠长度达到数十万公里,可想而知工程的总量有多大。

  也幸好是大夏,也幸好有李成这个开了挂的皇帝,不然谁也承担不起这工程。

  当然南阿拉巴府辖域,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输水进去的。

  有些确实没太大开发价值的地方,实行的是迁民移村政策。

  将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适合生存发展,又有水输送到的区域。

  帮助他们开始新的生活,或是农牧、或是经商、或是工厂。

  茫茫的大漠中,只有钻出石油的地方会形成小型工业区。

  在这样的规划之下,南阿拉巴会迅速变化成大漠绿洲。

  也同样会焕发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成为大夏的西方基地。

  在海峡口,李成细致的参观了整个输水工程的进度。

  然后跨海进入红海对岸的昆仑和南昆仑地区。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