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张文正改革_长生不死从冷宫吃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府。

  自从隆泰帝登基之后,张文正就从边境被调了回来。

  平步青云,直入内阁,成为首辅。

  如今的张文正,已经是整个大周官场,最炙手可热的存在。

  不管是不是有求于张文正,都想拜访张文正,在张文正这位新任内阁首辅面前,留下好印象。

  书房中,灯火通明。

  张文正通宵达旦,写了四份奏折。

  《一条鞭法》

  《火耗归公》

  《摊丁入亩》

  《乡绅武一体纳税》

  这四本奏章,就是张文正这些年来,苦思冥想,想出来的,针对大周顽疾的四剂良药。

  能大大缓解大周目前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

  张文正相信,只要这四剂良药下去,大周的顽疾,能十去其九。

  特别是最后一剂良药——乡绅武一体纳税。

  不仅仅是针对土地兼并,更是将矛头,直指大周的武林门派。

  推行这些政策,会遇到多少的困难、危险乃至是刺杀。

  张文正心中太清楚了。

  但是他依旧义无反顾。

  虽九死其犹未悔!

  当张文正写完这四本奏章的时候,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张文正洗了一把脸,洗去脸上的疲惫,带着奏章,前往皇宫,参加朝会。

  今日朝会之后,他必将成为风暴的中心。

  ……

  一切如同张文正预料的那般。

  这四本奏章,将他推到了风暴的中心。

  文武百官听到奏章中的内容后,第一反应就是。

  张文正疯了!

  居然敢提出这么疯狂的改革措施。

  这是要将天下的官员、乡绅、武林门派,全都得罪一遍啊。

  只是出人意料的是,隆泰帝对此不置可否,没有发表意见。

  文武百官纷纷上书,反对改革,但是这些奏章,全都被隆泰帝留中不发。

  翌日早上。

  隆泰帝给张文正赐九锡。

  中午,给张文正加恩赞拜不名。

  下午,又给张文正恩典入朝不趋。

  晚上,传旨的公公一日之内,第四次来到张府。

  这次是剑履上殿。

  一日四次恩赐。

  张文正荣恩至极,可谓是到了臣子的巅峰。

  满朝的文武百官,全都知道了隆泰帝的心思和决心。

  不仅是张文正想要改革,隆泰帝也想要大干一场。

  ……

  【你见证了张文正被赐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汲取岁月之力,见证点+1000!】

  李长生看到见证点的提示,唏嘘不已。

  张文正改革的心思,从以往的喝酒交谈中,李长生就能略窥一二。

  他知道,张文正是那种心怀天下,心系苍生的人。

  但做到这种程度,还是把李长生吓了一跳。

  张文正,一个毫无修为的普通人,却爆出了顶格的见证点。

  可见这次改革,影响之大。

  李长生几乎能够看到,全天下的豪强,都会反对这次的改革。

  即便有隆泰帝的全力支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教主,张首辅提出的改革,我们该怎么办?”苏瑾轻声询问。

  “当然是支持!”

  李长生没有多想,非常平静地说着。

  张文正是自己的好友,自己理所应当支持他。

  更何况,拜火教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基本上完成了转型。

  从大地主,变成了钢铁厂和军火商。

  良田,还少量持有。

  这些良田,足以满足教内弟子的日常需求,并且还能每年屯粮酿酒。

  即便多交点税,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至于其他乡绅豪强武林门派,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们可是被张文正和隆泰帝重拳出击的对象。

  李长生找到天山圣母,询问天山派关于张文正新政的看法。

  本来李长生打算帮天山派一把,给他们想几个生意做做。

  没想到,天山派在新政这件事情上,比拜火教更加不在意。

  天山派拥有的良田,比拜火教还要少。

  支撑天山派运转的财力来源,主要是遍布大江南北的青楼勾栏。

  “十万青楼,三十万勾栏?”

  “真有这么多?”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