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七章 郑国渠_从绝代双骄开始穿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王政十年,嬴政不仅亲政,还收拢了大权。成为了秦国真正的王,天下最尊贵的君主。

  而此时,有一件大事即将功成。

  秦王政元年,韩惠王派水工郑国前往秦国游说。

  大秦占据川蜀天府之国,那里虽是天下粮仓,但地处南方,粮食运输不便。而且秦国主要是在北方作战,川蜀虽好,但运粮也需时间。关中故地是秦国的根基之地,这里土地肥沃,而且是平原之地,很适合耕作。

  但是关中缺水,十年九旱,所以,秦国虽有千里沃土,但却难以利用。郑国的出现,无疑是给大秦带来了希望。

  这也是疲秦之计的要害之处,秦国君臣明知道这是陷阱,但还是不得不跳进去。无他,因为一旦成功,大秦将真正的铸就万世之基。

  韩惠王已死,但这条水渠仍在修建。或许他成功的为韩国续命,或许,韩国即将落入最后打的深渊。

  郑国主张修建的这条水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泾河从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

  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打算在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

  而大秦征战六国,需要十年几十年时间,连年的征战虽然可以摞掠六国财货补充军费所需,但是军粮必定不足,四万余顷的荒原一旦变成良田,不出两年,这里又是媲美川蜀之地的粮仓。

  从秦王元年,到秦王十年。

  大秦投入了几十万人力,历经十年。老秦人不畏艰辛,现在,这条水渠终于要修好了。

  泾水河渠之地,这里深山峡谷,营地满布。

  将近十万人在这里凿山开石,一处处水道逐渐完成。

  有术士选定吉时,准备开渠放水。

  之前修建水渠之事,是由吕不韦负责,现在,嬴政将其交给了李斯,由他监管。

  不愧是精明能干之才,自他上任,水渠修建的速度不仅没有放缓,反而因为安排得当,更快了。

  修建十年,这其中不仅消耗的是大秦的人力,还有物力,秦国的六大仓为了供给此地,几乎快要空了。

  这几年之所以没有进行太大的战事,就是因为这条水渠的修建。

  不需要秦国征派,关中老秦人自发前来,这里是他们的家园,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这里能变得更好。

  军民齐上阵,这还是在长平之战时才有的盛况。

  谁不想自己家里的旱田,盐碱地变成良田沃土?在河谷之地,是无数张黝黑的脸庞,汗珠不断滴落,手上已经磨出无数道血痕。

  但他们没有窘迫,没有愁苦,眼中满怀着希冀。

  老秦人不畏艰苦,淳朴剽悍。对于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