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郑军来袭_晚明海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海继续给许心素介绍,这时两人刚好走到南城门洽德门附近,林海指着城外那几家高大的商铺道:“现在就只剩下城墙外的部分民居没有拆除,如今既是有了贼警,许三叔你看是否可以着手拆除了?”

  南方不像北方有那么多狼烟可用,举火传信用的是草架法,其实就是烧草屋,这种草屋是一层草一层柴这样层叠着铺起来的,起烟效果虽然不错但成本也不低。

  当林海听到林宗载这个名字之后,他确信自己猜的没错,这位鹭洲先生池浴沂正是许心素背后那只手的代表。

  比如谢四新当初对林海说舟山参将何汝宾手下只有八百多兵,那其实是没有算上民壮的,如果算上民壮的话,他直属的水陆兵共有两千多。如果加上听他节制的临观、定海、昌国三把总,何汝宾可以调动的兵力足有近万人。

  城防之事既已准备妥当,林海便抽空打听了一下那位鹭洲先生的情况,据他判断,此人很可能就是捏在许心素背后的那只手。

  这些民壮都是要定期开展军事训练的,战力其实不比卫所旗军差,当年王守仁平定宁王之乱主要就是靠的江西民壮。

  林海摇摇头道:“不可轻举妄动,这可能只是诱敌之计,船上还不知道有多少人。”

  池家的姻亲也很容易打听到,包括同安籍的前任云贵湖广总督蔡复一,以及现任太仆寺卿林宗载。

  毕竟厦门城中很多外来黑户都是直接或间接靠这位许大财神吃饭,因此许心素干起这活来也是得心应手。光是这件事就牵扯了许心素的精力,因此城墙防守就只能完全交给了林海和吴国毅。

  许心素仍是有些犹豫:“这……虽然已有贼警,但百姓毕竟没有亲眼见到贼来,此事只怕仍是有些棘手。”

  后世有谣传,某著名军事家曾经拿三国演义当兵书看,这绝对是扯淡。实际上,那位军事家真正系统性研究过的兵书主要有三本,分别是《孙子兵法》、《战争论》以及《曾胡治兵语录》。

  第二天一早,林海派出的伏路军传来消息,说是有四条挂着郑字认旗的大船在厦门港靠岸,船上之人登陆后正在依山扎营。

  林宗载号亨万,就是同安县嘉禾里人。此人在崇祯二年辞去了正三品的京卿职务,此后十年间专心从事海外贸易,并且多次亲自出海,与荷兰人交涉商业问题,堪称是古代士大夫中的异类。

  许心素以一己之力让厦门成为了明末最大的走私港口,繁荣程度不下两大合法港口澳门和月港,堪称是此地的大财神,所以保甲之事让他来牵头做是最为合适的。

  自从接管厦门城防指挥权后,许心素每天都在和中左所的掌印千户、佥书以及嘉禾里的几个里长、老人一起忙活城内军民的保甲之事,中左所并非实土卫所,嘉禾屿上还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