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二〇章 绍兴和议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绢各少了五万。

  数量不算很多,但足以拿回去交差,堵住上下的悠悠之口,也算是一件不小的功劳。

  “那就多谢韩尚书了。”

  “客气”

  韩昉笑了笑:“这都是挞懒都统对你的关照。”

  “在下备了些许礼物,还请尚书北归之时,替秦某带给都统。”

  “秦相公不必如此客气,如果真的有心,让都统少些忧愁,比什么礼物都好。”

  秦桧眉头一动,笑道:“还请尚书明示,都统近来有何忧愁”

  “西北,徐还、岳飞之流,都统担心他们破坏来之不易的宋金和平。”

  “明白了”

  秦桧沉默了片刻,轻轻点头,悄然离开。

  绍兴元年,宋金之间达成和议。

  两国约为伯侄之国,宋向金供奉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以黄河为界。

  金军五年内逐步撤到黄河以北,五年后废黜伪齐刘豫,两国罢兵止戈。

  盟约就此达成,宋国上下虽然仍有非议,甚至有所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大宋正在与西夏开战,这时候有必要和金国停战,只是付出的代价略微有些大。

  大宋竟然为此向破国灭家的金国低头,实在有损尊严。

  黄河为界,岂非从法理地同意将河北路、河东路割让给金国国土沦丧,实属可悲。

  还要每年搭上二十万银绢,实在是

  就这,有不少人还心满意足,总算是可以得享太平。

  负责和谈的秦桧竟还有几分沾沾自喜,觉得为大宋办了件大事,据理力争为大宋省下了数万银绢。

  至少朝廷,准确说官家对此事颇为认可,擢升秦桧为平章事,成为宰相。

  不过论资排辈,前面还有吕颐浩和张浚,还轮不到他秦桧执掌大宋相印。

  这个结果,让秦桧有些遗憾。

  和谈成功,有类似寇准之功,哪怕是城下之盟,却也是据理力争,费唇舌达成的结果,拜相是应该的。

  倒是如愿以偿了,但赵构同时提拔张浚为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排在自己前面。

  大宋的宰相换的很快,吕颐浩任宰相时间已经不短,过不了多久肯定会调任,原以为自己可以顺利接任。

  结果突然横插进来一个张浚,也就是说,自己还需熬上许久,才能真正执掌大宋政事堂。

  唉

  秦桧少不得有些黯然,赵构如此安排,是出于人事平衡之故抑或是因为自己没能“救回”韦太后,惹得官家不快

  关键还是张浚,如果他没有“苗刘之变”时的护驾之功,没有西北坚守,反击的功劳。

  对了,此番率先抗击西夏有功的刘子羽也是他所举荐。

  如果没有这些,他张浚一个武将,有什么资格拜相呢

  更让秦桧忌惮的是,张浚是从西北归来,与徐还交情匪浅,往后在朝堂上,自己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徐还

  此子不仅打仗厉害,与朝中官员的关系也不错,张浚、赵鼎、吕颐浩、韩世忠等人都与他交情不错,鼎力支持。

  这可了不得

  秦桧不免多有忌惮,不过他并不担心,他相信有一个人垂拱殿的官家赵构,或许与自己有相似的心情。

  大宋之重铸山河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