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六章当我没说_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国内,从此在国内这个新兴经济体中掀起了私募股权投资的热浪。

  第一次投资浪潮出现在1992年前后。这一阶段的投资对象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海外投资基金大多与各大衙门合作,如北方工业与嘉陵合作。

  但由于没有理顺体制,干预较为严重,投资机构很难找到好项目,而且当时很少有海外上市,又不能在国内全流通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后找不到出路,这导致投资基金第一次进入国内时以失败告终。

  99年《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出台,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作出了制度上的安排,掀起了第二次短暂的投资风潮。

  国内相继成立了一大批由高层主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鹏城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和中科院牵头成立的魔都联创、中科招商。

  00年初出台的《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是第一个有关风险投资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为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了相关的原则。

  同时,高层也积极筹备在鹏城开设创业板,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推动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

  但当时由于还没有建立中小企业板,基金退出渠道仍不够畅通,一大批投资企业无法收回投资而倒闭。

  前两次的私募股权投资热潮由于退出渠道的不顺畅而失败,但这种情况在2004年出现了转机。

  2004年,国内资本市场出现了有利于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制度创新——鹏城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这为私募股权投资在国内资本市场提供了IPO的退出方式。所以2004年以后出现了第三次投资浪潮,私募股权投资成功的案例开始出现。

  而一般来说从04年的“赤子之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被认为是国内的第一真正意义的私募基金,而它就是投资界大佬赵丹扬和鹏城投资集团联合成立的。

  同年6月,国际著名的新桥资本以亿元人民币从鹏城手中收购鹏城发展银行%的控股股权,这也是国际并购基金在国内的第一起重大案例,同时也诞生了第一家有国际资本控股的国内商业银行。

  由此发端,很多相似的PE案例接踵而来,PE投资市场渐趋活跃,从发展规模和数量来看,本轮发展规模和数量都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

  进入新世纪后,一枝独秀的国内经济,日益吸引留学海外的学子回国创业发展。

  一个高科技项目,一个创业小团队,一笔不大的启动资金。这是绝大多数海归刚开始创业时的情形。不要说百渡、搜虎这样的网络公司,就是UT斯达康这样的通讯公司,创业伊始,也不过是三两个人,七八杆枪。

  只是因为不断得到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这些公司才最终从一大批同类中脱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