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6章 孙传庭的诉苦_明末重生之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孙传庭手中的公文包拿起。

  “你做过的那些事我心里都清楚,我都记得,现在市面上的那些谣言不利于你,这后面肯定有人故意为之。

  你的能力我一清二楚,如果这件事交给别人的话,恐怕根本查不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整个朝中我看也只有你有这个本事。

  你就好好的办吧,不要担心这些事情,待会我会下个命令,给你便宜行事之权,由你全权督办此事!”孙杰说道。

  孙传庭说这么多,无非一个问题,那就是手中权利不足,无法全力督办此事。

  既然如此,那就给够他的权利。

  事实上,现在的大秦官员并不是铁板一块。

  从根子上讲,分为两个阵营。

  一是陕西官员,这些人数量最多,占据各个重要部门,基本上是实权人物。

  二是以孙传庭和卢象升为主的前明之臣,除了孙传庭和卢象升把持文、军参院之外,剩余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底层官员。

  这两支人马,压根没有办法和谐相处。

  除非将另一方彻底打倒,不然根本没法言和。

  如果能利用好这个矛盾点,那么就能带来很多好处。

  事实上,孙杰当初并不是故意为之,确实是孙传庭能力出众,能够胜任此事。

  后来,事情一步一步的发展,陕西籍的官员眼看着越来越嚣张跋扈,所以就一直让孙传庭担任文参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派系纷争,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孙传庭和陕西籍的这些官员相争,这是必然的事。

  孙杰用强权可以压住,但这样真的好吗?

  就像明朝时的淮西勋贵一样,把持朝政几十年,若不是朱元璋后来下狠手将其连根拔起,凭借着朱允炆这个废物,又怎么能制衡?

  社会需要多面发展,朝政也需要多面开花。

  铁板一块,对朝政百害而无一利。

  等到各地官员渐渐充实朝政之后,陕西官员一家独大的情况才能有所改善。

  在此之前,只能用孙传庭来压制。

  不管什么时候,执政者不需要太大的智慧,也不需要太大的能力,只要能平稳住朝政,基本上就能解决大部分事。

  孙杰现在还年轻,可以慢慢等,他不像朱元璋那样,也无需下狠手针对陕西官员。

  这次由吴之荣引出来的事,背后站着的人肯定是陕西官员。

  如果把这种事情交给陕西官员去督办,能不能查出真实情况真的两说。

  现在孙杰面临一个朱元璋曾经面临的难题,那就是陕西官员,尤其是最早追随他的那些官员,互相通婚,势力盘根错节。

  孙杰的基本盘是秦商,这些人在之前就互有通婚,关系本来就匪夷所思。

  就像那个崔星河一样,和孙杰还有八竿子打得着的关系。

  说一句难听的,这些陕西籍官员,大部分之间都沾亲带故。

  真让他们相互自查,真相只会越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