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2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_明末重生之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职责基本上和他们的名字一样。

  这些学院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会给安排工作。

  基本上都是一些官办工厂、地方官学、各地医院以及各个研究所和研究院。

  在不远的将来,孙杰肯定会成立研究所和研究院。

  在研究所和研究院之上,设立大秦翰林院。

  那些有突出贡献和发明的人,可被选为院士,享受国家俸禄,以及相应的地位。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孙杰问道。

  杨和回道:“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就是相应的老师和学生还没有到位。

  老师目前很缺,政务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没什么问题,工科学院和理科学院老师奇缺。

  陛下的那些书籍,能看懂的人实在不多,更别说教授学生了。

  还有学生,陛下设立的那些学校,目前还没有毕业生。”

  政务、医、文、历史、师范以及农学院,这些学院不怎么缺老师。

  这个时代的官员又或者出众的文人都能担任,郎中也不缺,多的是。

  农学院的老师也好解决,三条腿的人不好找,会种地的人多的是。

  在明末这个环境下,有的是会种地的文化人。

  虽然明末跟拉胯,但社会风气还比较开放。

  喜欢杂学的读书人不少,有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有写《物理小识》的方以智,也有写《农政全书》的徐光启。

  找一些会种地的读书人,可要比找三条腿的蛤蟆简单多了。

  事实上,孙杰刚来明末后,就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陈德,如今就是一个种地大佬。孙杰给了他不少从现代带来的农书,他也已经烂熟于心,同时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这些年带出来的学生也不少,农学院的老师压根不用担心。

  工科学院和理科学院就不同了,这两个学院教授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孙杰从现代带过来的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甚至还有大学期间的数、物、化,以及机械、锻造、模具等大量工业书籍。

  这些书本,没有专业知识别说学习了,看都不一定能看懂。

  尽管孙杰将里面复杂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但想要掌握,也没有那么容易。

  “臣带着教育部的官员研读过陛下的工、理两科的书籍,几乎看不懂。

  上面的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杨和一脸惭愧。

  这事也不能怪他,这玩意,别说是杨和了,哪怕是孙杰,在第一次看到这些书的时候,也是相当懵逼。

  “这样吧,前一阵子,我不是从北平府那边弄回来了一些洋鬼子嘛,你们把他们用上,他们或许能帮上忙。

  对了,到时候要严格监视他们,不能让他们随意走出长安城,更不允许他们走出京兆府。”孙杰说道。

  倒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汤若望这些家伙

  请收藏:https://m.qb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